[1] |
张光辉.
从土壤侵蚀角度诠释泥沙连通性
. 水科学进展,
2021, 32(2): 295-308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1.02.015
|
[2] |
高超, 文化, 宣伟栋, 刘莉, 许月萍.
基于分段三伽玛分布的降雨偏差纠正方法
. 水科学进展,
2018, 29(2): 169-178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8.02.003
|
[3] |
肖培青, 姚文艺, 王国庆, 杨春霞, 申震洲.
植被作用下土壤抗剪强度和径流侵蚀力的耦合效应
. 水科学进展,
2016, 27(2): 224-230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6.02.007
|
[4] |
张攀, 姚文艺, 唐洪武, 肖培青.
模拟降雨条件下坡面细沟形态演变与量化方法
. 水科学进展,
2015, 26(1): 51-58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5.01.007
|
[5] |
郭洁, 李国平, 黄文诗, 陈娇娜, 郝丽萍, 杨东.
不同类型降雨过程中GPS可降水量的特征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09, 20(6): 763-768.
|
[6] |
徐静, 任立良, 刘晓帆, Vijay. P. Singh, 刘薇, 袁飞.
基于模糊集理论的降雨不确定性传播影响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9, 20(3): 422-427.
|
[7] |
金鑫, 郝振纯, 张金良, 王加虎.
考虑重力侵蚀影响的分布式土壤侵蚀模型
. 水科学进展,
2008, 19(2): 257-263.
|
[8] |
张玉斌, 郑粉莉, 武敏.
土壤侵蚀引起的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进展
. 水科学进展,
2007, 18(1): 123-132.
|
[9] |
解以扬, 李大鸣, 李培彦, 沈树勤, 殷剑敏, 韩素芹, 曾明剑, 辜晓青.
城市暴雨内涝数学模型的研究与应用
. 水科学进展,
2005, 16(3): 384-390.
|
[10] |
张建云.
非点源污染模型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2, 13(5): 547-551.
|
[11] |
唐政洪, 蔡强国, 许峰, 朱远达.
不同尺度条件下的土壤侵蚀实验监测及模型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2, 13(6): 781-787.
|
[12] |
张光辉.
土壤侵蚀模型研究现状与展望
. 水科学进展,
2002, 13(3): 389-396.
|
[13] |
刘贤赵, 康绍忠.
黄土区坡地降雨入渗产流过程中的滞后效应
. 水科学进展,
2001, 12(1): 56-60.
|
[14] |
赵卫民, 王春青.
多源降雨信息质量评估技术
. 水科学进展,
2001, 12(3): 373-377.
|
[15] |
刘普灵, 武春龙, 琚彤军, 杨明义.
稀土元素示踪法在坡面土壤侵蚀垂直分布研究中的应用
. 水科学进展,
2001, 12(3): 331-335.
|
[16] |
石辉, 刘普灵, 田均良.
土壤侵蚀的中子活化示踪法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0, 11(2): 126-132.
|
[17] |
王士强.
黄河泥沙冲淤数学模型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1996, 7(3): 193-199.
|
[18] |
陈界仁, 陈国祥.
黄河河口段一维水流泥沙数学模型
. 水科学进展,
1995, 6(4): 297-303.
|
[19] |
夏军.
中长期径流预报的一种灰关联模式识别与预测方法
. 水科学进展,
1993, 4(3): 190-197.
|
[20] |
薛禹群, 谢春红, 吴吉春.
含水层中海水入侵的数学模型
. 水科学进展,
1992, 3(2): 81-88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