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陈家军, 尚光旭, 杨官光, 田亮.
多孔介质水油两相系统相对渗透率与饱和度关系试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9, 20(2): 261-268.
|
[2] |
陈家军, 支银芳, 郑冰, 尉斌.
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两相系统毛细压力和饱和度关系的影响
. 水科学进展,
2008, 19(4): 453-459.
|
[3] |
支银芳, 陈家军, 杨周喜, 郑冰, 杨官光.
多孔介质两相系统毛细压力与饱和度关系试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7, 18(2): 151-157.
|
[4] |
何志斌, 赵文智.
河床水力传导度及其各向异性的测定
. 水科学进展,
2007, 18(3): 351-355.
|
[5] |
周明耀, 余长洪, 钱晓晴.
基于孔隙分形维数的土壤大孔隙流水力特征参数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6, 17(4): 466-470.
|
[6] |
崔凯, 李宝元, 李兴斯, 杨国伟.
非饱和土中镉离子传输模型参数反演
. 水科学进展,
2004, 15(6): 700-705.
|
[7] |
王康, 张仁铎, 王富庆.
基于连续分形理论的土壤非饱和水力传导度的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4, 15(2): 206-210.
|
[8] |
朱岳明, 龚道勇.
三维饱和-非饱和渗流场求解及其逸出面边界条件处理
. 水科学进展,
2003, 14(1): 67-71.
|
[9] |
王慧明, 王恩志, 韩小妹, 李扬.
低渗透岩体饱和渗流研究进展
. 水科学进展,
2003, 14(2): 242-248.
|
[10] |
黄冠华, ZHAN Hong-bin, 叶自桐.
水力传导度空间变异性的分形模拟研究进展
. 水科学进展,
2003, 14(2): 236-241.
|
[11] |
王媛, 速宝玉.
单裂隙面渗流特性及等效水力隙宽
. 水科学进展,
2002, 13(1): 61-68.
|
[12] |
杨金忠, 蔡树英, 伍靖伟.
宏观水力传导度及弥散度的确定方法
. 水科学进展,
2002, 13(2): 179-183.
|
[13] |
詹美礼, 胡云进, 速宝玉.
裂隙概化模型的非饱和渗流试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2, 13(2): 172-178.
|
[14] |
刘建国, 聂永丰.
非饱和土壤水力参数预测的分形模型
. 水科学进展,
2001, 12(1): 99-106.
|
[15] |
陈建生, 董海洲, 李兴文, 周华文.
新安江右坝裂隙岩体渗流同位素示踪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1, 12(3): 336-342.
|
[16] |
韩冰, 叶自桐, 周创兵.
单裂隙岩体非饱和临界状态渗流特性初步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0, 11(1): 1-7.
|
[17] |
郭仁东, 朴芬淑.
非饱和土壤渗透的快速数值计算
. 水科学进展,
1998, 9(3): 231-236.
|
[18] |
叶自桐, 韩冰, 杨金忠, 周创兵.
岩石裂隙毛管压力-饱和度关系曲线的试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1998, 9(2): 112-117.
|
[19] |
刘亚平, 陈川.
土壤非饱和带中的优先流
. 水科学进展,
1996, 7(1): 85-89.
|
[20] |
王媛, 速宝玉, 徐志英.
裂隙岩体渗流模型综述
. 水科学进展,
1996, 7(3): 276-282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