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侯保灯, 高而坤, 吴永祥, 占许珠, 王高旭, 吴凯.
水资源需求层次理论和初步实践
. 水科学进展,
2014, 25(6): 897-906.
|
[2] |
贾仰文, 王浩, 甘泓, 游进军, 仇亚琴, 甘治国, 周祖昊, 杨贵羽.
海河流域二元水循环模型开发及其应用——Ⅱ.水资源管理战略研究应用
. 水科学进展,
2010, 21(1): 9-15.
|
[3] |
黄莉新.
江苏省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
. 水科学进展,
2007, 18(6): 879-883.
|
[4] |
袁宝招, 陆桂华, 李原园, 郦建强.
水资源需求驱动因素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07, 18(3): 404-409.
|
[5] |
王可丽, 江灏, 赵红岩.
中国西北地区水汽的平流输送和辐合输送
. 水科学进展,
2006, 17(2): 164-169.
|
[6] |
李云成, 刘昌明, 尹明万.
调水工程水价模式分析研究——以“引大济湟”工程为例
. 水科学进展,
2005, 16(3): 412-417.
|
[7] |
沈福新, 耿雷华, 曹霞莉, 王建生, 钟华平, 徐澎波.
中国水资源长期需求展望
. 水科学进展,
2005, 16(4): 552-555.
|
[8] |
曹丽青, 余锦华, 葛朝霞.
华北地区大气水汽含量特征及其变化趋势
. 水科学进展,
2005, 16(3): 439-443.
|
[9] |
张妍, 尚金城, 于相毅.
吉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3, 14(4): 489-493.
|
[10] |
徐建新, 白雪梅, 沈晋, 邱林.
灌区水资源实时优化调配决策软件研制
. 水科学进展,
2003, 14(2): 178-183.
|
[11] |
王煜, 杨立彬, 张新海, 侯传河, 何宏谋, 乔西现, 孙寿松.
西北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1, 12(4): 523-529.
|
[12] |
傅春, 冯尚友.
水资源持续利用(生态水利)原理的探讨
. 水科学进展,
2000, 11(4): 436-440.
|
[13] |
黄永基, 陈晓军.
我国水资源需求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00, 11(2): 215-220.
|
[14] |
李蝶娟, 张世法, 竺士林, 武桂梅, 雷太荣.
太原市供水风险和外区调水水价预测
. 水科学进展,
2000, 11(1): 43-48.
|
[15] |
张国胜, 李林, 时兴合, 徐维新, 董立新, 汪青春.
黄河上游地区气候变化及其对黄河水资源的影响
. 水科学进展,
2000, 11(3): 277-283.
|
[16] |
汪党献, 王浩, 尹明万.
水资源水资源价值水资源影子价格
. 水科学进展,
1999, 10(2): 195-200.
|
[17] |
姜文来.
水资源价值对水利工程经济评价影响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1999, 10(4): 424-428.
|
[18] |
梁述杰.
山西水资源衰减的质疑
. 水科学进展,
1998, 9(4): 408-412.
|
[19] |
陈家琦.
全球变化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
. 水科学进展,
1996, 7(3): 187-192.
|
[20] |
潘理中, 金懋高.
中国水资源与世界各国水资源统计指标的比较
. 水科学进展,
1996, 7(4): 375-380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