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底瑛棠, 赵兰浩, 毛佳.
颗粒沉降问题的高解析度CFD-DEM-IBM流固耦合数值模拟方法
. 水科学进展,
2021, 32(2): 286-294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1.02.014
|
[2] |
赵兰浩, 管策, 张海容, 李同春.
坝前冒泡现象的水气两相运移机理数值模拟
. 水科学进展,
2020, 31(1): 91-101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0.01.010
|
[3] |
乔建平, 李明俐, 杨宗佶, 孟华君, 姜元俊.
基于模型试验的泥石流坡面物源启动预警模型
. 水科学进展,
2018, 29(1): 64-72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8.01.008
|
[4] |
薛万云, 吴时强, 吴修锋, 戴江玉, 杨倩倩, 王芳芳.
刚性植被区域床面泥沙起动特性
. 水科学进展,
2017, 28(6): 849-857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7.06.006
|
[5] |
王军, 陈胖胖, 杨青辉, 施发义, 刘涛.
桥墩影响下冰塞水位变化规律的试验
. 水科学进展,
2015, 26(6): 867-873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5.06.013
|
[6] |
窦 智, 周志芳, 李兆峰.
多孔介质油水两相k~s~p关系数学模型的实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12, 23(2): 206-213.
doi: CNKI: 32.1309.P.20120224.2003.018
|
[7] |
滕晖, 邓云, 黄奉斌, 脱友才.
水库静水结冰过程及冰盖热力变化的模拟试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11, 22(5): 720-726.
|
[8] |
张健, 杨立, 张士成, 吕事桂.
流动环境中圆孔水平热射流三维数值模拟
. 水科学进展,
2011, 22(5): 668-673.
|
[9] |
陈家军, 尚光旭, 杨官光, 田亮.
多孔介质水油两相系统相对渗透率与饱和度关系试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9, 20(2): 261-268.
|
[10] |
芦绮玲, 陈刚.
多孔紊动射流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进展
. 水科学进展,
2008, 19(1): 137-146.
|
[11] |
支银芳, 陈家军, 杨周喜, 郑冰, 杨官光.
多孔介质两相系统毛细压力与饱和度关系试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7, 18(2): 151-157.
|
[12] |
钱忠东, 黄社华.
四种湍流模型对空化流动模拟的比较
. 水科学进展,
2006, 17(2): 203-208.
|
[13] |
薛强, 冯夏庭, 梁冰, 刘建军.
水气两相流系统K-S-P模型参数反演的最优估计
. 水科学进展,
2005, 16(4): 488-493.
|
[14] |
华祖林.
湍流模型在环境水力学研究中的应用
. 水科学进展,
2001, 12(3): 403-412.
|
[15] |
李玲, 李玉梁.
应用基于RNG方法的湍流模型数值模拟钝体绕流的湍流流动
. 水科学进展,
2000, 11(4): 357-361.
|
[16] |
王双峰, 槐文信, 李炜.
静止均匀环境中气泡射流特性的研究——形成区及形成后区特性的数值研究(Ⅱ)
. 水科学进展,
2000, 11(1): 32-37.
|
[17] |
叶自桐, 韩冰, 杨金忠, 周创兵.
岩石裂隙毛管压力-饱和度关系曲线的试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1998, 9(2): 112-117.
|
[18] |
陈惠泉, 毛世民.
水面蒸发系数全国通用公式的验证
. 水科学进展,
1995, 6(2): 116-120.
|
[19] |
唐海行, 苏逸深, 刘炳敖.
土壤包气带中气体对入渗水流运动影响的实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1995, 6(4): 263-269.
|
[20] |
陆力.
固液两相流体中的空泡振荡计算
. 水科学进展,
1991, 2(3): 162-170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