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詹泸成, 陈建生, 张时音.
洞庭湖湖区降水-地表水-地下水同位素特征
. 水科学进展,
2014, 25(3): 327-335.
|
[2] |
章斌, 郭占荣, 高爱国, 袁晓婕, 李开培, 马志勇.
用氢氧稳定同位素评价闽江河口区地下水输入
. 水科学进展,
2012, 23(4): 539-548.
doi: CNKI:32.1309.P.20120614.2251.019
|
[3] |
郭占荣, 黄磊, 袁晓婕, 刘花台, 李开培.
用镭同位素评价九龙江河口区的地下水输入
. 水科学进展,
2011, 22(1): 118-125.
|
[4] |
蒲俊兵, 袁道先, 蒋勇军, 苟鹏飞, 殷建军.
重庆岩溶地下河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环境意义
. 水科学进展,
2010, 21(5): 628-636.
|
[5] |
刘玉珍, 王本德, 姜英震.
基于可变水文地质参数的地下水系统数学模型
. 水科学进展,
2009, 20(3): 398-402.
|
[6] |
王仕琴, 宋献方, 肖国强, 王志民, 刘鑫, 王鹏.
基于氢氧同位素的华北平原降水入渗过程
. 水科学进展,
2009, 20(4): 495-501.
|
[7] |
章光新, 邓伟, 何岩, Ramsis Salama.
中国东北松嫩平原地下水水化学特征与演变规律
. 水科学进展,
2006, 17(1): 20-28.
|
[8] |
樊哲超, 陈建生, 李世兴.
环境同位素和模糊聚类法研究堤坝渗漏
. 水科学进展,
2006, 17(1): 37-42.
|
[9] |
张应华, 仵彦卿, 温小虎, 苏建平.
环境同位素在水循环研究中的应用
. 水科学进展,
2006, 17(5): 738-747.
|
[10] |
顾慰祖, 陆家驹, 唐海行, 王全九.
水文实验求是传统水文概念——纪念中国水文流域研究50年、滁州水文实验20年
. 水科学进展,
2003, 14(3): 368-378.
|
[11] |
顾慰祖, 陆家驹, 陈廷扬, 徐其高, Norman E. Peters.
中国陆地水元素组成的中子活化分析试验
. 水科学进展,
2003, 14(5): 535-541.
|
[12] |
王锦国, 周志芳.
裂隙岩体地下水溶质运移的尺度问题
. 水科学进展,
2002, 13(2): 239-245.
|
[13] |
顾慰祖, 陆家驹, 谢民, 张汝智.
乌兰布和沙漠北部地下水资源的环境同位素探讨
. 水科学进展,
2002, 13(3): 326-332.
|
[14] |
顾慰祖, 陆家驹, 费光灿, 林曾平, 郑平生.
铀系不平衡在大同南寒武-奥陶系地下水资源研究中的应用
. 水科学进展,
2001, 12(2): 177-184.
|
[15] |
顾慰祖, 刘涌, 贺祥, 邓吉友, 乔茂云.
阿拉善高原地下水的稳定同位素异常
. 水科学进展,
1998, 9(4): 333-337.
|
[16] |
金光炎, 汪家权, 郑三元, 宋家常.
地下水计算参数的测定与估计
. 水科学进展,
1997, 8(1): 16-24.
|
[17] |
周志芳, 李艳.
复杂岩体地下水运动问题的有限分析法
. 水科学进展,
1997, 8(3): 240-246.
|
[18] |
石玉波, 周之豪.
区域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运用的分解协调优化方法
. 水科学进展,
1996, 7(3): 239-246.
|
[19] |
顾慰祖.
论流量过程线划分的环境同位素方法
. 水科学进展,
1996, 7(2): 105-111.
|
[20] |
顾慰祖.
集水区降雨径流晌应的环境同位素实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1992, 3(4): 246-254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