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吴三保.
江河治理的新视角和新领域——评《江河治理的地学基础》
. 水科学进展,
2017, 28(2): 319-320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7.02.018
|
[2] |
曹玉升, 畅建霞, 黄强, 陈晓楠, 黄会勇.
南水北调中线输水调度实时控制策略
. 水科学进展,
2017, 28(1): 133-139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7.01.015
|
[3] |
龙岩, 徐国宾, 马超, 李有明.
南水北调中线突发水污染事件的快速预测
. 水科学进展,
2016, 27(6): 883-889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6.06.011
|
[4] |
刘国纬.
水污染控制管理的新视角与新理论———评《水污染控制的管理理论方法及应用》
. 水科学进展,
2014, 25(3): 466-466.
|
[5] |
付辉, 杨开林, 郭永鑫, 王涛, 郭新蕾.
南水北调典型倒虹吸防冰塞安全运行试验
. 水科学进展,
2013, 24(5): 736-740.
|
[6] |
康玲, 何小聪.
南水北调中线降水丰枯遭遇风险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11, 22(1): 44-50.
|
[7] |
何惠.
中国水文站网
. 水科学进展,
2010, 21(4): 460-465.
|
[8] |
刘春生.
南水北调工程水价的合理确定
. 水科学进展,
2004, 15(6): 808-812.
|
[9] |
胡四一.
它山之石,可以攻玉——评《国外调水工程》
. 水科学进展,
2003, 14(6): 802-802.
|
[10] |
刘国纬.
评《中国暴雨》
. 水科学进展,
2003, 14(2): 254-254.
|
[11] |
窦明, 谢平, 夏军, 张万顺, 侯丙亮.
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水华影响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2, 13(6): 714-718.
|
[12] |
王银堂, 胡四一, 周全林, 文丹, 王方清, 吴泽宇.
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量优化调度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1, 12(1): 72-80.
|
[13] |
刘国纬.
关于中国南水北调的思考
. 水科学进展,
2000, 11(3): 345-350.
|
[14] |
胡四一.
《中国南水北调》评介
. 水科学进展,
2000, 11(1): 111-111.
|
[15] |
韩亦方.
评《中国南水北调》
. 水科学进展,
2000, 11(1): 112-112.
|
[16] |
王光谦.
中国泥沙研究述评
. 水科学进展,
1999, 10(3): 337-344.
|
[17] |
卜兆宏, 卜宇行, 陈炳贵, 乐兴华, 陈葵, 刘梅影.
用定量遥感方法监测UNDP试区小流域水土流失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1999, 10(1): 31-36.
|
[18] |
操家顺, 薛人杰.
试谈排污交易削减非点源污染
. 水科学进展,
1999, 10(4): 439-443.
|
[19] |
邹进上.
评《水文循环的大气过程》
. 水科学进展,
1997, 8(4): 395-396.
|
[20] |
张建云, 陈洁云.
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优化调度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1995, 6(3): 198-204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