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徐照明, 徐兴亚, 李安强, 张黎明, 胡春燕.
长江中下游河道冲淤演变的防洪效应
. 水科学进展,
2020, 31(3): 366-376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0.03.006
|
[2] |
张为, 李昕, 任金秋, 董炳江.
梯级水库蓄水对三峡水库洪峰沙峰异步特性的影响
. 水科学进展,
2020, 31(4): 481-490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0.04.002
|
[3] |
郭生练, 熊立华, 熊丰, 尹家波.
梯级水库运行期设计洪水理论和方法
. 水科学进展,
2020, 31(5): 734-745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0.05.010
|
[4] |
赵高磊, 林玲, 蒲迅赤, 梁瑞峰, 李克锋.
梯级水库水温影响的极限
. 水科学进展,
2020, 31(1): 120-128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0.01.013
|
[5] |
熊丰, 郭生练, 陈柯兵, 尹家波, 刘章君, 钟逸轩, 洪兴骏.
金沙江下游梯级水库运行期设计洪水及汛控水位
. 水科学进展,
2019, 30(3): 401-410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9.03.010
|
[6] |
张玮, 王旭, 雷晓辉, 刘攀, 王浩.
一种基于DS理论的水库适应性调度规则
. 水科学进展,
2018, 29(5): 685-695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8.05.009
|
[7] |
骆文广, 杨国录, 宋云浩, 陆晶.
再议水库生态环境调度
. 水科学进展,
2016, 27(2): 317-326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6.02.017
|
[8] |
李永, 裴伟征, 李嘉, 李克锋, 朱明.
嵌入水安全调控因子的短期梯调优化模型
. 水科学进展,
2014, 25(1): 130-138.
|
[9] |
刘章君, 郭生练, 李天元, 徐长江.
梯级水库设计洪水最可能地区组成法计算通式
. 水科学进展,
2014, 25(4): 575-584.
|
[10] |
钟德钰, 申晓东, 丁赟.
基于微分对策理论的多沙河流水库调度
. 水科学进展,
2010, 21(5): 696-700.
|
[11] |
左幸, 马光文, 徐刚, 陶春华.
人工免疫系统在梯级水库群短期优化调度中的应用
. 水科学进展,
2007, 18(2): 277-281.
|
[12] |
刘攀, 郭生练, 张文选, 肖义, 高仕春.
梯级水库群联合优化调度函数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7, 18(6): 816-822.
|
[13] |
黄强, 黄文政, 薛小杰, 王义民.
西安地区水库供水调度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5, 16(6): 881-886.
|
[14] |
程吉林, 金兆森, 孙学华, 谢继.
渠道纵横断面设计的混合动态规划法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1997, 8(1): 83-89.
|
[15] |
蔡启富, 郑邦民.
间断水波在梯级水库中的传播
. 水科学进展,
1997, 8(2): 137-141.
|
[16] |
胡铁松, 万永华, 冯尚友.
水库群优化调度函数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1995, 6(1): 53-60.
|
[17] |
郭宗楼.
灌溉水资源最优分配的DP-DP法
. 水科学进展,
1994, 5(4): 303-308.
|
[18] |
梅立庚.
岳城水库汛期调度方案的改进
. 水科学进展,
1994, 5(3): 179-185.
|
[19] |
张展羽, 李寿声, 何俊生, 王言章, 刘云华.
非充分灌溉制度设计优化模型
. 水科学进展,
1993, 4(3): 207-214.
|
[20] |
吴玉柏, 黄俊友, 孙文高, 朱成仁, 储呈兰.
海涂垦区骨干除涝排水系统的优化设计
. 水科学进展,
1992, 3(4): 295-303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