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顾继一, 陆永军, 刘怀湘, 谭寓宁, 黄廷杰, ZHUMingcheng, 段光磊.
东江沙卵石河床浅滩-深潭序列水沙演变特征
. 水科学进展,
2022, 33(1): 111-122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2.01.011
|
[2] |
金菊良, 徐新光, 崔毅, 周戎星, 吴成国, 张礼兵.
基于联系数和洛伦兹曲线的水资源空间均衡评价方法
. 水科学进展,
2021, 32(3): 387-395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1.03.007
|
[3] |
严登华, 王坤, 李相南, 秦天玲, 翁白莎, 刘思妤.
全球陆地地表水资源演变特征
. 水科学进展,
2020, 31(5): 703-712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0.05.007
|
[4] |
谢云, 张汝正, 殷水清, 田丹丹, 高歌.
1961—2010年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空气湿度长期变化特征
. 水科学进展,
2020, 31(5): 674-684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0.05.004
|
[5] |
何大明, 刘恒, 冯彦, 倪广恒, 孔令杰, 龙爱华, 张长春.
全球变化下跨境水资源理论与方法研究展望
. 水科学进展,
2016, 27(6): 928-934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6.06.016
|
[6] |
刘艳丽, 张建云, 王国庆, 刘九夫, 贺瑞敏, 王鸿杰, 金君良.
气候自然变异在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影响 评价中的贡献分析——Ⅰ.基准期的模型与方法
. 水科学进展,
2012, 23(2): 147-155.
doi: CNKI: 32.1309.P.20120224.2003.010
|
[7] |
涂新军, 陈晓宏, 张强, 李宁.
东江径流年内分配特征及影响因素贡献分解
. 水科学进展,
2012, 23(4): 493-501.
doi: CNKI:32.1309.P.20120614.2158.007
|
[8] |
阳勇, 陈仁升, 吉喜斌, 卿文武, 刘俊峰, 韩春坛.
黑河高山草甸冻土带水热传输过程
. 水科学进展,
2010, 21(1): 30-35.
|
[9] |
刘丙军, 邵东国.
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资产负债分析方法
. 水科学进展,
2005, 16(2): 250-254.
|
[10] |
金菊良, 汪明武, 魏一鸣, 丁晶.
水资源系统等级评价的一种非参数方法
. 水科学进展,
2005, 16(6): 804-809.
|
[11] |
宋松柏, 蔡焕杰.
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综合评价方法
. 水科学进展,
2005, 16(2): 244-249.
|
[12] |
杨晓华, 杨志峰, 沈珍瑶, 郦建强, 金菊良.
水资源可再生能力评价的遗传投影寻踪方法
. 水科学进展,
2004, 15(1): 73-76.
|
[13] |
宋松柏, 蔡焕杰, 徐良芳.
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3, 14(5): 647-652.
|
[14] |
夏自强, 李琼芳.
土壤水资源及其评价方法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1, 12(4): 535-540.
|
[15] |
I. A. 谢克洛莫罗夫.
世界水资源和用水:当代评价和未来展望
. 水科学进展,
1999, 10(3): 219-234.
|
[16] |
刘国东, 丁晶.
傍河水源地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述评
. 水科学进展,
1998, 9(3): 289-295.
|
[17] |
梁述杰.
山西水资源衰减的质疑
. 水科学进展,
1998, 9(4): 408-412.
|
[18] |
陈家琦.
全球变化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
. 水科学进展,
1996, 7(3): 187-192.
|
[19] |
左东启, 戴树声, 袁汝华, 李鸿业, 芮孝芳.
水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1996, 7(4): 367-374.
|
[20] |
朱学愚, 孙克让.
佳木斯市地下水水量水质模型
. 水科学进展,
1994, 5(1): 40-49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