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王涛, 陈建生, 严嘉恒, 马芬艳, 张茜.
中国降水同位素信息熵时空分布及其水汽输送示踪
. 水科学进展,
2022, 33(4): 581-591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2.04.006
|
[2] |
张珂, 鞠艳, 李致家.
金沙江流域实际蒸散发遥感重建及时空特征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21, 32(2): 182-191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1.02.003
|
[3] |
张晨成, 邵明安, 王云强, 贾小旭.
黄土区切沟对不同植被下土壤水分时空变异的影响
. 水科学进展,
2016, 27(5): 679-686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6.05.005
|
[4] |
任国玉, 任玉玉, 战云健, 孙秀宝, 柳艳菊, 陈峪, 王涛.
中国大陆降水时空变异规律——Ⅱ.现代变化趋势
. 水科学进展,
2015, 26(4): 451-465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5.04.001
|
[5] |
杨志勇, 袁喆, 严登华, 于赢东, 翁白莎.
黄淮海流域旱涝时空分布及组合特性
. 水科学进展,
2013, 24(5): 617-625.
|
[6] |
常远勇, 侯西勇, 毋亭, 于良巨.
1998~2010年全球中低纬度降水时空特征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12, 23(4): 475-484.
doi: CNKI:32.1309.P.20120614.2158.009
|
[7] |
赵传成, 丁永建, 叶柏生, 赵求东.
天山山区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及其估算方法
. 水科学进展,
2011, 22(3): 315-322.
|
[8] |
刘俊峰, 陈仁升, 卿文武, 阳勇.
基于TRMM降水数据的山区降水垂直分布特征
. 水科学进展,
2011, 22(4): 447-454.
|
[9] |
李志军, 赵海清, 冯恩民, Bin Cheng, 卢鹏.
北极夏季海冰表面积雪层内水分含量的时空分布
. 水科学进展,
2007, 18(1): 24-28.
|
[10] |
王红瑞, 刘昌明, 蒋晓辉.
水体交换周期模型的修正及其在黄河上游的应用
. 水科学进展,
2006, 17(2): 196-202.
|
[11] |
龙瀛, 贾海峰, 何永.
区域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辅助模型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6, 17(1): 122-128.
|
[12] |
郑东健, 王建.
绕坝渗流地下水位的时空分布模型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5, 16(5): 730-734.
|
[13] |
徐国宾, 练继建.
河流调整中的熵、熵产生和能耗率的变化
. 水科学进展,
2004, 15(1): 1-5.
|
[14] |
刘建立, 徐绍辉, 刘慧.
几种土壤累积粒径分布模型的对比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3, 14(5): 588-592.
|
[15] |
何玲, 陈晓宏.
一个基于熵最大原理的地下水评价模型
. 水科学进展,
2001, 12(1): 61-65.
|
[16] |
张继国, 刘新仁.
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性的信息熵分析——(Ⅰ)基本概念与数据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00, 11(2): 133-137.
|
[17] |
曾光明, 卓利, 钟政林, 张盼月, 李新民.
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
. 水科学进展,
1998, 9(3): 212-217.
|
[18] |
郦建强.
华北地区流域月降水径流模型比较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1998, 9(3): 282-288.
|
[19] |
任理, 李春友, 李韵珠.
粘性土壤溶质运移新模型的应用
. 水科学进展,
1997, 8(4): 321-328.
|
[20] |
汤立群.
流域产沙模型的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1996, 7(1): 47-53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