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骆文广, 杨国录, 宋云浩, 陆晶.
再议水库生态环境调度
. 水科学进展,
2016, 27(2): 317-326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6.02.017
|
[2] |
李宗坤, 葛巍, 王娟, 李巍.
中国大坝安全管理与风险管理的战略思考
. 水科学进展,
2015, 26(4): 589-595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5.04.016
|
[3] |
康玲, 何小聪.
南水北调中线降水丰枯遭遇风险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11, 22(1): 44-50.
|
[4] |
孙才志, 陈丽新, 刘玉玉.
中国农作物绿水占用指数估算及时空差异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10, 21(5): 637-643.
|
[5] |
李建云, 王汉杰.
南水北调大面积农业灌溉的区域气候效应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9, 20(3): 343-349.
|
[6] |
马向东, 孙金华, 胡震云.
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协同进化
. 水科学进展,
2009, 20(4): 566-571.
|
[7] |
任国玉, 姜彤, 李维京, 翟盘茂, 罗勇, 马柱国.
气候变化对中国水资源情势影响综合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08, 19(6): 772-779.
|
[8] |
张胜利, 李靖, 韩创举, 王德连.
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林生态系统对水质的影响——以秦岭南坡中山地带火地塘林区为例
. 水科学进展,
2006, 17(4): 559-565.
|
[9] |
朱永华, 夏军, 刘苏峡, 贾绍凤, 丰华丽.
海河流域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计算
. 水科学进展,
2005, 16(5): 649-654.
|
[10] |
耿雷华, 陈霁巍, 刘恒, 钟华平.
国际河流开发给中国的启示
. 水科学进展,
2005, 16(2): 295-299.
|
[11] |
沈福新, 耿雷华, 曹霞莉, 王建生, 钟华平, 徐澎波.
中国水资源长期需求展望
. 水科学进展,
2005, 16(4): 552-555.
|
[12] |
徐美, 李纪人, 黄诗峰, 庞治国.
从全国水环境数据库看中国水环境状况
. 水科学进展,
2004, 15(5): 543-548.
|
[13] |
方红远, 王银堂.
边际成本分析在水资源开发利用决策中的应用
. 水科学进展,
2004, 15(2): 243-248.
|
[14] |
徐建新, 白雪梅, 沈晋, 邱林.
灌区水资源实时优化调配决策软件研制
. 水科学进展,
2003, 14(2): 178-183.
|
[15] |
张巧显, 欧阳志云, 王如松, 王效科, 闵庆文, 付国斌, 苗鸿.
中国水安全系统模拟及对策比较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2, 13(5): 569-577.
|
[16] |
沈福新, 耿雷华, 秦福兴, 徐澎波.
黄淮海流域及南水北调中线东线受水区工业节水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02, 13(6): 768-774.
|
[17] |
曾光明, 卓利, 钟政林, 张盼月, 李新民.
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
. 水科学进展,
1998, 9(3): 212-217.
|
[18] |
潘理中, 金懋高.
中国水资源与世界各国水资源统计指标的比较
. 水科学进展,
1996, 7(4): 375-380.
|
[19] |
黄伟军, 丁晶.
水文水资源系统贝叶斯分析现状与前景
. 水科学进展,
1994, 5(3): 242-247.
|
[20] |
白宪台, 黄云光, 周顺岐, 孙希宾.
灌溉水库水资源综合利用的多目标决策模型
. 水科学进展,
1992, 3(3): 207-214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