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陈敏建, 张秋霞, 汪勇, 闫龙, 邓伟.
西辽河平原地下水补给植被的临界埋深
. 水科学进展,
2019, 30(1): 24-33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9.01.003
|
[2] |
任长江, 赵勇, 王建华, 龚家国, 田济扬.
斥水性土壤水分入渗试验和模型
. 水科学进展,
2018, 29(6): 839-847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8.06.009
|
[3] |
杨永刚, 李国琴, 焦文涛, 黄磊.
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包气带土壤水运移过程
. 水科学进展,
2016, 27(4): 529-534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6.04.006
|
[4] |
何丹, 马东豪, 张锡洲, 张佳宝, 郑子成.
土壤入渗特性的空间变异规律及其变异源
. 水科学进展,
2013, 24(3): 340-348.
|
[5] |
王涛, 包为民.
同位素信息确定Philip入渗模型稳定入渗率
. 水科学进展,
2011, 22(4): 479-483.
|
[6] |
钱进, 王超, 王沛芳, 侯俊, 艾小榆.
河岸带表土层氮素非饱和入渗运移规律模拟
. 水科学进展,
2011, 22(4): 568-573.
|
[7] |
朱元骏, 邵明安.
含砾石土壤降雨入渗过程模拟
. 水科学进展,
2010, 21(6): 779-787.
|
[8] |
王慧芳, 邵明安.
含碎石土壤水分入渗试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6, 17(5): 604-609.
|
[9] |
陈洪松, 邵明安.
黄土区坡地土壤水分运动与转化机理研究进展
. 水科学进展,
2003, 14(4): 513-520.
|
[10] |
奚成刚, 陈家军, 许兆义.
水气二相流方程的一种离散数值解法
. 水科学进展,
2002, 13(3): 287-291.
|
[11] |
马国涛, 邵龙潭, 丛龙飞, 冯恩民.
水流入渗和气体驱替过程二维问题的耦合求解
. 水科学进展,
2002, 13(6): 741-746.
|
[12] |
吴军虎, 费良军, 王文焰.
膜孔灌溉单孔入渗特性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1, 12(3): 307-311.
|
[13] |
陈家军, 彭胜, 王金生, 王志明, 李书绅.
非饱和带水气二相流动参数确定实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1, 12(4): 467-472.
|
[14] |
刘贤赵, 康绍忠.
黄土区坡地降雨入渗产流过程中的滞后效应
. 水科学进展,
2001, 12(1): 56-60.
|
[15] |
邵龙潭, 王助贫, 关立军, 许志强.
非饱和土中水流入渗和气体排出过程的求解
. 水科学进展,
2000, 11(1): 8-13.
|
[16] |
陈家军, 奚成刚, 王金生.
非饱和带水-气二相流数值模拟研究进展
. 水科学进展,
2000, 11(2): 208-214.
|
[17] |
刘贤赵, 康绍忠.
连续与间歇积水入渗对比试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1999, 10(1): 53-58.
|
[18] |
唐海行, 苏逸深.
考虑气压势影响的降雨入渗数值模拟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1996, 7(1): 8-13.
|
[19] |
唐海行, 苏逸深, 刘炳敖.
土壤包气带中气体对入渗水流运动影响的实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1995, 6(4): 263-269.
|
[20] |
郝振纯.
黄土地区降雨入渗模型初探
. 水科学进展,
1994, 5(3): 186-192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