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王涛, 陈建生, 严嘉恒, 马芬艳, 张茜.
中国降水同位素信息熵时空分布及其水汽输送示踪
. 水科学进展,
2022, 33(4): 581-591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2.04.006
|
[2] |
束龙仓, 宫荣, 栾佳文, 龚建师, 陶小虎, 赵贵章, 陶月赞.
地下水与地表水水量交换识别及交换量计算——以新汴河宿州段为例
. 水科学进展,
2022, 33(1): 57-67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2.01.006
|
[3] |
詹泸成, 马芬艳, 陈建生, 辛沛.
条子泥围垦区水盐特征与植被分布的关系
. 水科学进展,
2021, 32(1): 127-138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1.01.013
|
[4] |
任杰, 程嘉强, 杨杰, 程琳.
潜流交换温度示踪方法研究进展
. 水科学进展,
2018, 29(4): 597-606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8.04.016
|
[5] |
宋献方, 唐瑜, 张应华, 马英, 韩冬梅, 卜红梅, 杨丽虎, 刘飞.
北京连续降水水汽输送差异的同位素示踪
. 水科学进展,
2017, 28(4): 488-495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7.04.002
|
[6] |
陈建生, 陈茜茜, 王婷.
阿拉善沙漠湿沙层水分来源同位素示踪
. 水科学进展,
2014, 25(2): 196-206.
|
[7] |
张东, 黄兴宇, 李成杰.
硫和氧同位素示踪黄河及支流河水硫酸盐来源
. 水科学进展,
2013, 24(3): 418-426.
|
[8] |
刘光生, 王根绪, 孙向阳, 高洋.
多年冻土区风火山流域降水河水稳定同位素特征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12, 23(5): 621-627.
doi: CNKI: 32.1309.P.20120824.1606.003
|
[9] |
杨永刚, 肖洪浪, 赵良菊, 邹松兵, 尹振良.
马粪沟流域不同景观带水文过程
. 水科学进展,
2011, 22(5): 624-630.
|
[10] |
吴志伟, 宋汉周.
地下水温度示踪理论与方法研究进展
. 水科学进展,
2011, 22(5): 733-740.
|
[11] |
瞿思敏, 包为民, Jeffrey J. Mc Donnell, 余钟波, 石朋.
同位素示踪剂在流域水文模拟中的应用
. 水科学进展,
2008, 19(4): 587-596.
|
[12] |
张应华, 仵彦卿.
黑河流域不同水体中δ18O的变化
. 水科学进展,
2007, 18(6): 864-870.
|
[13] |
宋炜, 刘普灵, 杨明义.
利用REE示踪法研究坡面侵蚀过程
. 水科学进展,
2004, 15(2): 197-201.
|
[14] |
郭建斌, 张庆五, 吴海波, 郭智成.
污水泵浓盐水示踪测流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3, 14(5): 643-646.
|
[15] |
陈建生, 董海洲, 陈亮.
采用环境同位素方法研究北江大堤石角段基岩渗漏通道
. 水科学进展,
2003, 14(1): 57-61.
|
[16] |
王媛, 速宝玉.
单裂隙面渗流特性及等效水力隙宽
. 水科学进展,
2002, 13(1): 61-68.
|
[17] |
詹美礼, 胡云进, 速宝玉.
裂隙概化模型的非饱和渗流试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2, 13(2): 172-178.
|
[18] |
石辉, 刘普灵, 田均良.
土壤侵蚀的中子活化示踪法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0, 11(2): 126-132.
|
[19] |
韩冰, 叶自桐, 周创兵.
岩体裂隙饱和/非饱和渗流机理初步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1999, 10(4): 375-381.
|
[20] |
王媛, 速宝玉, 徐志英.
裂隙岩体渗流模型综述
. 水科学进展,
1996, 7(3): 276-282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