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刘菁, 左利钦, 徐群, 陆永军, 侯庆志.
山溪性强潮河口分汊河道演变机制——以瓯江江心屿河段为例
. 水科学进展,
2022, 33(2): 274-285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2.02.011
|
[2] |
李志威, 汤韬.
基于无人机航测黄河源弯曲河道泥沙亏损量计算
. 水科学进展,
2020, 31(1): 39-50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0.01.005
|
[3] |
王文娥, 廖伟, 漆力健.
宽窄相间河道水流紊动特性试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20, 31(3): 394-403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0.03.009
|
[4] |
罗铭, 黄尔, 王协康, 杨奉广.
山区卵砾石河道水流阻力计算
. 水科学进展,
2020, 31(3): 404-412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0.03.010
|
[5] |
刘亚, 郑力, 姚仕明, 汪飞, 谢思泉.
分汊河道主支汊交替主导因子的转换模拟
. 水科学进展,
2020, 31(3): 348-355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0.03.004
|
[6] |
罗铭, 张焕, 丁锐, 黄尔, 杨奉广.
山区阶梯式河道水流阻力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19, 30(5): 719-726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9.05.012
|
[7] |
陈刚, 张玉蓉, 浦承松, 张天力, 顾世祥.
冰封河道综合糙率计算方法比较与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18, 29(5): 645-654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8.05.005
|
[8] |
韩剑桥, 张为, 袁晶, 赵瑾琼.
三峡水库下游分汊河道滩槽调整及其对水文过程的响应
. 水科学进展,
2018, 29(2): 186-195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8.02.005
|
[9] |
李志威, 王兆印, 李文哲, 张晨笛, 吕立群.
卵石沙洲发育与冲刷试验
. 水科学进展,
2014, 25(6): 797-805.
|
[10] |
韩剑桥, 孙昭华, 冯秋芬.
江心洲头部冲淤动力临界特性
. 水科学进展,
2013, 24(6): 842-848.
|
[11] |
周刚, 王虹, 邵学军, 假冬冬, 胡德超.
河型转化机理及其数值模拟——Ⅱ.模型应用
. 水科学进展,
2010, 21(2): 153-160.
|
[12] |
陈生水, 钟启明, 陶建基.
土石坝溃决模拟及水流计算研究进展
. 水科学进展,
2008, 19(6): 903-910.
|
[13] |
赖锡军, 傅国圣, 孙波.
非恒定水流计算的最优控制问题及其变分求解
. 水科学进展,
2008, 19(4): 537-545.
|
[14] |
向小华, 苏长城, 吴晓玲, 王船海.
环状河道二维浅水流动的全隐数值求解方法
. 水科学进展,
2008, 19(6): 807-813.
|
[15] |
申冠卿, 姜乃迁, 李勇, 尚红霞, 李小平.
黄河下游河道输沙水量及计算方法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6, 17(3): 407-413.
|
[16] |
赵连军, 谈广鸣, 韦直林, 张红武, 江恩惠.
黄河下游河道悬移质泥沙与床沙交换计算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5, 16(2): 155-163.
|
[17] |
周杰, 汪德爟.
有限元水流计算中内存和运行效率初探
. 水科学进展,
2004, 15(5): 593-597.
|
[18] |
孙志林, 金元欢.
分汊河口的形成机理
. 水科学进展,
1996, 7(2): 144-150.
|
[19] |
谭维炎, 胡四一.
浅水流动计算中—阶有限体积法Osher格式的实现
. 水科学进展,
1994, 5(4): 262-270.
|
[20] |
谭维炎, 胡四一.
天然河道一维不恒定流计算的守恒格式
. 水科学进展,
1990, 1(1): 22-32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