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陈永平, 陈雨航, 徐振山, EbenezerOtoo, 周安骐.
排海污水挟沙射流研究进展
. 水科学进展,
2022, 33(4): 671-682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2.04.014
|
[2] |
谭高文, 韩昌海, 韩康, 余凯文.
低弗劳德数水流二级消力池水力特性试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20, 31(1): 71-80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0.01.008
|
[3] |
谭高文, 韩昌海, 余凯文.
低弗劳德数水流二级消力池体型参数试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18, 29(6): 848-857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8.06.010
|
[4] |
张光辉.
对坡面径流挟沙力研究的几点认识
. 水科学进展,
2018, 29(2): 151-158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8.02.001
|
[5] |
李文哲, 李志威, 王兆印.
推移质输沙对阶梯-深潭系统消能的影响
. 水科学进展,
2017, 28(3): 338-345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7.03.003
|
[6] |
李文杰, 李娜, 杨胜发, 王涛.
基于挟沙力的三峡水库泥沙淤积形态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16, 27(5): 726-734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6.05.010
|
[7] |
田培, 潘成忠, 许新宜, 杨帆, 李长嘉.
坡面流速及侵蚀产沙空间变异性试验
. 水科学进展,
2015, 26(2): 178-186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5.02.004
|
[8] |
马殿光, 董伟良, 徐俊锋.
沙波迎流面流速分布公式
. 水科学进展,
2015, 26(3): 396-403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5.02.017
|
[9] |
刘安富, 杨 敏, 李会平, 董天松.
宽尾墩消力池透水底板脉动压力试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12, 23(2): 243-248.
doi: CNKI: 32.1309.P.20120224.2002.004
|
[10] |
尚晓三, 王式成, 王振龙, 王栋.
基于样本熵理论的自适应小波消噪分析方法
. 水科学进展,
2011, 22(2): 182-188.
|
[11] |
田伟君, 王超, 翟金波, 董洁.
入湖河道生态修复工程对水流流速的影响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6, 17(4): 502-506.
|
[12] |
茅泽育, 罗昇, 赵升伟, 相鹏, 岳光溪.
冰盖下水流垂线流速分布规律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6, 17(2): 209-215.
|
[13] |
周家俞, 陈立, 叶小云, 吴门伍, 黄荣敏.
泥沙影响流速分布规律的试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5, 16(4): 506-510.
|
[14] |
王文圣, 黄伟军, 丁晶.
基于小波消噪和符号动力学的径流变化复杂性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5, 16(3): 380-383.
|
[15] |
夏卫生, 雷廷武, 赵军, 张晴雯, 高佩玲.
薄层水流速度测量系统的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3, 14(6): 781-784.
|
[16] |
李丹勋, 王兴奎, 禹明忠.
悬移质颗粒运动的脉动强度
. 水科学进展,
2002, 13(2): 146-152.
|
[17] |
王玲玲, 严忠民.
石梁河水库消力池强紊动水流的数值模拟
. 水科学进展,
2002, 13(3): 363-367.
|
[18] |
王文圣, 丁晶, 向红莲.
小波分析在水文学中的应用研究及展望
. 水科学进展,
2002, 13(4): 515-520.
|
[19] |
林鹏, 陈立.
挟沙水流紊动通量的实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2, 13(2): 153-158.
|
[20] |
胡春宏.
关于泥沙运动基本概率的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1998, 9(1): 15-21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