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陆彦, 杨元媛, 陆永军, 侯庆志.
环渤海区域滩涂资源开发承载力时空演变特征
. 水科学进展,
2022, 33(6): 967-977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2.06.011
|
[2] |
金菊良, 陈梦璐, 郦建强, 张礼兵, 吴成国.
水资源承载力预警研究进展
. 水科学进展,
2018, 29(4): 583-596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8.04.015
|
[3] |
金菊良, 董涛, 郦建强, 张礼兵, 李辉.
不同承载标准下水资源承载力评价
. 水科学进展,
2018, 29(1): 31-39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8.01.004
|
[4] |
侯保灯, 高而坤, 吴永祥, 占许珠, 王高旭, 吴凯.
水资源需求层次理论和初步实践
. 水科学进展,
2014, 25(6): 897-906.
|
[5] |
贾仰文, 王浩, 甘泓, 游进军, 仇亚琴, 甘治国, 周祖昊, 杨贵羽.
海河流域二元水循环模型开发及其应用——Ⅱ.水资源管理战略研究应用
. 水科学进展,
2010, 21(1): 9-15.
|
[6] |
黄莉新.
江苏省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
. 水科学进展,
2007, 18(6): 879-883.
|
[7] |
沈福新, 耿雷华, 曹霞莉, 王建生, 钟华平, 徐澎波.
中国水资源长期需求展望
. 水科学进展,
2005, 16(4): 552-555.
|
[8] |
司建华, 冯起, 张小由, 张艳武, 苏永红.
植物蒸散耗水量测定方法研究进展
. 水科学进展,
2005, 16(3): 450-459.
|
[9] |
李亚伟, 陈守煜, 傅铁.
基于模糊识别的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
. 水科学进展,
2005, 16(5): 726-729.
|
[10] |
郑红星, 刘昌明, 丰华丽.
生态需水的理论内涵探讨
. 水科学进展,
2004, 15(5): 626-633.
|
[11] |
周振民.
区域干旱特征理论及其应用
. 水科学进展,
2004, 15(4): 479-484.
|
[12] |
龙腾锐, 姜文超.
水资源(环境)承载力的研究进展
. 水科学进展,
2003, 14(2): 249-253.
|
[13] |
冯耀龙, 韩文秀, 王宏江, 练继建, 黄津明.
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3, 14(1): 109-113.
|
[14] |
王煜, 杨立彬, 张新海, 侯传河, 何宏谋, 乔西现, 孙寿松.
西北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1, 12(4): 523-529.
|
[15] |
李令跃, 甘泓.
试论水资源合理配置和承载能力概念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
. 水科学进展,
2000, 11(3): 307-313.
|
[16] |
姜文来.
水资源价值对水利工程经济评价影响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1999, 10(4): 424-428.
|
[17] |
汪党献, 王浩, 尹明万.
水资源水资源价值水资源影子价格
. 水科学进展,
1999, 10(2): 195-200.
|
[18] |
梁述杰.
山西水资源衰减的质疑
. 水科学进展,
1998, 9(4): 408-412.
|
[19] |
芮孝芳, 姜广斌.
洪水演算理论与计算方法的若干进展与评论
. 水科学进展,
1998, 9(4): 389-395.
|
[20] |
潘理中, 金懋高.
中国水资源与世界各国水资源统计指标的比较
. 水科学进展,
1996, 7(4): 375-380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