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吴志伟, 宋汉周.
温度时序资料确定地下水流速解析模型灵敏度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13, 24(6): 877-882.
|
[2] |
张光辉, 费宇红, 刘春华, 冯慧敏, 严明疆, 王金哲.
华北滹滏平原地下水位下降与灌溉农业关系
. 水科学进展,
2013, 24(2): 228-234.
|
[3] |
章斌, 郭占荣, 高爱国, 袁晓婕, 李开培, 马志勇.
用氢氧稳定同位素评价闽江河口区地下水输入
. 水科学进展,
2012, 23(4): 539-548.
doi: CNKI:32.1309.P.20120614.2251.019
|
[4] |
郭占荣, 黄磊, 袁晓婕, 刘花台, 李开培.
用镭同位素评价九龙江河口区的地下水输入
. 水科学进展,
2011, 22(1): 118-125.
|
[5] |
陈淑峰, 胡克林, 刘仲兰, 李帷, 潘志勇, 张军连.
华北平原桓台县地下水硝态氮含量的空间变异规律及其成因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08, 19(4): 581-586.
|
[6] |
史良胜, 杨金忠, 林琳, 李少龙.
基于尺度因素的地下水随机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07, 18(1): 39-43.
|
[7] |
章光新, 邓伟, 何岩, Ramsis Salama.
中国东北松嫩平原地下水水化学特征与演变规律
. 水科学进展,
2006, 17(1): 20-28.
|
[8] |
谢水波, 刘奇, 张晓健, 陈泽昂, 李仕友.
尾矿库区地下水中U(Ⅵ)的反应-输运耦合模拟及其参数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06, 17(6): 803-807.
|
[9] |
顾慰祖, 陆家驹, 陈廷扬, 徐其高, Norman E. Peters.
中国陆地水元素组成的中子活化分析试验
. 水科学进展,
2003, 14(5): 535-541.
|
[10] |
杨建强, 罗先香, 高振会.
GIS支持下人类活动对地下水动态影响的定量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03, 14(3): 358-362.
|
[11] |
刘凌, 陆桂华.
多氯联苯湿地生物降解规律预测及污染风险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03, 14(1): 79-84.
|
[12] |
肖羽堂, 许建华, 吴鸣.
天然水温对生物修复污染水源除NH4+-N效果的影响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2, 13(2): 201-205.
|
[13] |
杨建锋.
地下水-土壤水-大气水界面水分转化研究综述
. 水科学进展,
1999, 10(2): 183-189.
|
[14] |
齐学斌, 庞鸿宾, 赵辉, 王景雷.
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度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
. 水科学进展,
1999, 10(1): 89-94.
|
[15] |
杨金忠, 蔡树英, 叶自桐.
区域地下水溶质运移随机理论的研究与进展
. 水科学进展,
1998, 9(1): 84-98.
|
[16] |
金光炎, 汪家权, 郑三元, 宋家常.
地下水计算参数的测定与估计
. 水科学进展,
1997, 8(1): 16-24.
|
[17] |
周志芳, 李艳.
复杂岩体地下水运动问题的有限分析法
. 水科学进展,
1997, 8(3): 240-246.
|
[18] |
姜翠玲, 夏自强, 刘凌, 赵胜领, 王磊, 万正成, 郑文兰.
污水灌溉土壤及地下水三氮的变化动态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1997, 8(2): 183-188.
|
[19] |
石玉波, 周之豪.
区域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运用的分解协调优化方法
. 水科学进展,
1996, 7(3): 239-246.
|
[20] |
王文科.
用改进的时间差分有限分析法模拟地下水非稳定井流方程
. 水科学进展,
1996, 7(2): 112-118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