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张兴源, 李发文, 赵勇.
基于小世界网络的海河流域河网结构及功能响应
. 水科学进展,
2023, 34(4): 541-552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3.04.007
|
[2] |
窦明, 宋孙娟, 石亚欣, 靳梦.
结构-功能耦合下的城市水系连通方案两阶段优化
. 水科学进展,
2022, 33(1): 79-90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2.01.008
|
[3] |
闫宝伟, 李正坤, 段美壮, 江慧宁, 刘昱.
基于Erlang分布蓄水容量曲线的流域产流模型
. 水科学进展,
2021, 32(1): 120-126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1.01.012
|
[4] |
吴燕锋, 章光新.
流域湿地水文调蓄功能研究综述
. 水科学进展,
2021, 32(3): 458-469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1.03.014
|
[5] |
刘家宏, 王佳, 王浩, 梅超.
海绵城市内涝防治系统的功能解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20, 31(4): 611-618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0.04.015
|
[6] |
高增文, 薛青美, 李宇浩, 隋玉柱.
海湾水库蓄水初期的单次往复密度流
. 水科学进展,
2016, 27(1): 81-87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6.01.009
|
[7] |
张防修, 席广永, 张晓丽, 王国庆, 黄瑞.
凌汛期槽蓄水增量过程模拟
. 水科学进展,
2015, 26(2): 201-211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5.02.007
|
[8] |
向小华, 宋琪峰, 陈喜, 吴晓玲, 王船海.
融合地形和土壤特征的流域蓄水容量模型
. 水科学进展,
2013, 24(5): 651-657.
|
[9] |
夏江宝, 孔雪华, 陆兆华, 刘京涛, 韩瑞东, 朱金方.
滨海湿地不同密度柽柳林土壤调蓄水功能
. 水科学进展,
2012, 23(5): 628-634.
doi: CNKI: 32.1309.P.20120614.2251.015
|
[10] |
吴永祥, 王高旭, 伍永年, 丰华丽, 沈福新, 雷四华, 施睿.
河流功能区划方法及实例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11, 22(6): 741-749.
|
[11] |
张诚, 严登华, 郝彩莲, 秦天玲, 王凌河.
水的生态服务功能研究进展及关键支撑技术
. 水科学进展,
2011, 22(1): 126-134.
|
[12] |
董哲仁, 孙东亚, 赵进勇, 张晶.
河流生态系统结构功能整体性概念模型
. 水科学进展,
2010, 21(4): 550-559.
|
[13] |
陆海明, 孙金华, 邹鹰, 朱乾德, 丰华丽.
农田排水沟渠的环境效应与生态功能综述
. 水科学进展,
2010, 21(5): 719-725.
|
[14] |
张昆, 田昆, 吕宪国, 罗姗, 李吉玉, 李宁云.
旅游干扰对纳帕海湖滨草甸湿地土壤水文调蓄功能的影响
. 水科学进展,
2009, 20(6): 800-805.
|
[15] |
周丰, 刘永, 黄凯, 郭怀成, 阳平坚.
流域水环境功能区划及其关键问题
. 水科学进展,
2007, 18(2): 216-222.
|
[16] |
郗敏, 刘红玉, 吕宪国.
流域湿地水质净化功能研究进展
. 水科学进展,
2006, 17(4): 566-573.
|
[17] |
曹勇, 陈吉余, 张二凤, 陈沈良, 曹卫承.
三峡水库初期蓄水对长江口淡水资源的影响
. 水科学进展,
2006, 17(4): 554-558.
|
[18] |
翟金良, 邓伟, 何岩.
洪泛区湿地生态环境功能及管理对策
. 水科学进展,
2003, 14(2): 203-208.
|
[19] |
杜汉学, 常国纯, 张乔生, 庄延革.
利用地下水库蓄水的初步认识
. 水科学进展,
2002, 13(5): 618-622.
|
[20] |
崔远来, 茆智, 李远华.
水稻水分生产函数时空变异规律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2, 13(4): 484-491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