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郭剑, 沈伟, 李同录, 沈月强, 雷雨露.
一种流动性滑坡涌浪动力学模型
. 水科学进展,
2019, 30(2): 273-281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9.02.012
|
[2] |
杨苗, 龚家国, 赵勇, 赵翠平.
坡面流层流区动力学特性
. 水科学进展,
2019, 30(5): 709-718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9.05.011
|
[3] |
李妍敏, 安翼, 刘青泉.
植被分布对小流域产流影响的数值实验
. 水科学进展,
2015, 26(2): 187-195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5.02.005
|
[4] |
赖锡军.
水动力学模型与集合卡尔曼滤波耦合的实时校正多变量分析方法
. 水科学进展,
2009, 20(2): 241-248.
|
[5] |
徐建新, 郝志斌, 蒋晓辉, 高峰, 商崇菊.
区域水资源系统动力学特征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08, 19(4): 519-524.
|
[6] |
胡克林, 肖新华, 李保国.
不同类型下边界条件对模拟灌溉农田水分渗漏的影响
. 水科学进展,
2006, 17(5): 665-670.
|
[7] |
胡克林, 李保国, 陈德立, R. E. White.
预测农田水分渗漏和氮素淋失的两种模型比较
. 水科学进展,
2004, 15(1): 87-93.
|
[8] |
饶群, 芮孝芳, 徐炎华, 张宇锋, 张雪英.
水体叶绿素二维生态动力学模型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3, 14(6): 710-713.
|
[9] |
武道吉, 张永吉, 李圭白, 谭风训.
湍流混合动力学机理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3, 14(6): 706-709.
|
[10] |
李继清, 张玉山, 王丽萍, 纪昌明.
应用最大熵原理分析水利工程经济效益的风险
. 水科学进展,
2003, 14(5): 626-630.
|
[11] |
龙子泉.
流域防洪效益计算宏观模型
. 水科学进展,
2002, 13(4): 445-449.
|
[12] |
季顺迎, 岳前进, 姚征.
渤海海冰动力学中的粘弹塑性本构模型
. 水科学进展,
2002, 13(5): 599-604.
|
[13] |
张雪花, 郭怀成, 张宝安.
系统动力学-多目标规划整合模型在秦皇岛市水资源规划中的应用
. 水科学进展,
2002, 13(3): 351-357.
|
[14] |
张超, 陈武.
大型复杂引水系统运行调度仿真模型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1, 12(2): 215-221.
|
[15] |
谭维炎.
浅水动力学的回顾和当代前沿问题
. 水科学进展,
1999, 10(3): 296-303.
|
[16] |
龙子泉, 白宪台, 郭宗楼, 欧光华.
四湖排水系统运行规划优化模型
. 水科学进展,
1998, 9(3): 237-244.
|
[17] |
吴浩云.
杭嘉湖地区洪水演进水动力学模型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1998, 9(3): 265-268.
|
[18] |
黄岁樑.
不同粒径泥沙共存吸附动力学模式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1996, 7(2): 138-143.
|
[19] |
谭维炎, 胡四一.
计算浅水动力学的新方向
. 水科学进展,
1992, 3(4): 310-318.
|
[20] |
曹叔尤, 方铎.
河流动力学进展
. 水科学进展,
1992, 3(4): 319-325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