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吴燕锋, 章光新.
流域湿地水文调蓄功能研究综述
. 水科学进展,
2021, 32(3): 458-469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1.03.014
|
[2] |
王煜, 彭少明, 尚文绣, 郑小康, 周翔南, 李勇.
基于水-沙-生态多因子的黄河流域水资源动态配置机制探讨
. 水科学进展,
2021, 32(4): 534-543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1.04.005
|
[3] |
孙青言, 陆垂裕, 郭辉, 严聆嘉, 何鑫, 吴初.
三江平原土地利用变化对水量平衡的影响
. 水科学进展,
2021, 32(5): 694-706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1.05.005
|
[4] |
刘昌明, 门宝辉, 赵长森.
生态水文学:生态需水及其与流速因素的相互作用
. 水科学进展,
2020, 31(5): 765-774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0.05.013
|
[5] |
郝振纯, 苏振宽.
土地利用变化对海河流域典型区域的径流影响
. 水科学进展,
2015, 26(4): 491-499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5.04.005
|
[6] |
廖爱民, 刘九夫, 周国良.
1979-2010年中国流域水汽含量变化
. 水科学进展,
2013, 24(5): 626-633.
|
[7] |
王云琦, 齐实, 孙阁, Steve G McNulty.
气候与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水资源的影响——以美国北卡罗莱纳州Trent流域为例
. 水科学进展,
2011, 22(1): 51-58.
|
[8] |
杨志峰, 于世伟, 陈贺, 佘敦先.
基于栖息地突变分析的春汛期生态需水阈值模型
. 水科学进展,
2010, 21(4): 567-574.
|
[9] |
孙涛, 徐静, 刘方方, 赵芮, 杨志峰.
河口生态需水研究进展
. 水科学进展,
2010, 21(2): 282-288.
|
[10] |
沈中原, 李占斌, 李鹏, 鲁克新.
流域地貌形态特征多重分形算法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9, 20(3): 385-391.
|
[11] |
陈敏建, 丰华丽, 王立群, 王高旭, 黄昌硕.
生态标准河流和调度管理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6, 17(5): 631-636.
|
[12] |
曾思育, 杜鹏飞, 陈吉宁.
流域污染负荷模型的比较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6, 17(1): 108-112.
|
[13] |
钟华平, 刘恒, 耿雷华, 徐春晓.
河道内生态需水估算方法及其评述
. 水科学进展,
2006, 17(3): 430-434.
|
[14] |
王少平, 俞立中, 许世远.
流域面源集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
. 水科学进展,
2004, 15(5): 571-575.
|
[15] |
乔云峰, 王晓红, 纪昌明, 王丽萍.
基于生态经济理论的生态需水计算方法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4, 15(5): 621-625.
|
[16] |
郑红星, 刘昌明, 丰华丽.
生态需水的理论内涵探讨
. 水科学进展,
2004, 15(5): 626-633.
|
[17] |
粟晓玲, 康绍忠.
生态需水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
. 水科学进展,
2003, 14(6): 740-744.
|
[18] |
王西琴, 刘昌明, 杨志峰.
生态及环境需水量研究进展与前瞻
. 水科学进展,
2002, 13(4): 507-514.
|
[19] |
王慧敏, 徐立中.
流域系统可持续发展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00, 11(2): 165-172.
|
[20] |
张国祥.
常用流域水文模型若干问题探讨
. 水科学进展,
1994, 5(3): 248-253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