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白晓, 贾小旭, 邵明安, 赵春雷.
黄土高原北部土地利用变化对长期土壤水分平衡影响模拟
. 水科学进展,
2021, 32(1): 109-119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1.01.011
|
[2] |
陆永军, 季荣耀, 王志力, 顾继一, 贾良文, 莫思平.
珠江三角洲网河区低水位时空变化规律
. 水科学进展,
2019, 30(6): 800-809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9.06.004
|
[3] |
崔丹, 陈岩, 马冰然, 曾维华, 李瑞, 贾紫牧.
土地利用/景观格局对水环境质量的影响
. 水科学进展,
2019, 30(3): 423-433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9.03.012
|
[4] |
杨平恒, 张宇, 王建力, 谢世友.
水位变化影响下的河水-地下水侧向交互带地球化学动态
. 水科学进展,
2017, 28(2): 293-301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7.02.015
|
[5] |
陆桂华, 杨烨, 吴志勇, 何海, 肖恒.
未来气候情景下长江上游区域积雪时空变化分析——基于CMIP5多模式集合数据
. 水科学进展,
2014, 25(4): 484-493.
|
[6] |
严登华, 袁喆, 杨志勇, 王勇, 于赢东.
1961年以来海河流域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13, 24(1): 34-41.
|
[7] |
傅新, 宋春桥, 钟新科.
藏北高原土壤湿度时空变化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12, 23(4): 464-474.
doi: CNKI:32.1309.P.20120614.2158.002
|
[8] |
郭占荣, 黄磊, 袁晓婕, 刘花台, 李开培.
用镭同位素评价九龙江河口区的地下水输入
. 水科学进展,
2011, 22(1): 118-125.
|
[9] |
曾丽红, 宋开山, 张柏, 王宗明, 杜嘉.
近60年来东北地区参考作物蒸散量时空变化
. 水科学进展,
2010, 21(2): 194-200.
|
[10] |
张文纲, 李述训, 庞强强.
青藏高原40年来降水量时空变化趋势
. 水科学进展,
2009, 20(2): 168-176.
|
[11] |
贾文雄, 何元庆, 王旭峰, 李宗省.
祁连山及河西走廊潜在蒸发量的时空变化
. 水科学进展,
2009, 20(2): 159-167.
|
[12] |
王艳君, 姜彤, 许崇育.
长江流域20cm蒸发皿蒸发量的时空变化
. 水科学进展,
2006, 17(6): 830-833.
|
[13] |
黄奕龙, 陈利顶, 傅伯杰, 王仰麟.
黄土丘陵小流域生态用水试验研究——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
. 水科学进展,
2006, 17(1): 14-19.
|
[14] |
岳隽, 王仰麟, 李正国, 张源, 卜心国.
河流水质时空变化及其受土地利用影响的研究——以深圳市主要河流为例
. 水科学进展,
2006, 17(3): 359-364.
|
[15] |
李小玉, 肖笃宁.
石羊河流域中下游绿洲土地利用变化与水资源动态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5, 16(5): 643-648.
|
[16] |
胡和平, 汤秋鸿, 雷志栋, 杨诗秀.
干旱区平原绿洲散耗型水文模型——Ⅰ模型结构
. 水科学进展,
2004, 15(2): 140-145.
|
[17] |
徐海量, 宋郁东, 陈亚宁.
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后地下水变化规律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4, 15(2): 223-226.
|
[18] |
汤秋鸿, 田富强, 胡和平.
干旱区平原绿洲散耗型水文模型——Ⅱ模型应用
. 水科学进展,
2004, 15(2): 146-150.
|
[19] |
金光炎, 汪家权, 郑三元, 宋家常.
地下水计算参数的测定与估计
. 水科学进展,
1997, 8(1): 16-24.
|
[20] |
姜翠玲, 夏自强, 刘凌, 赵胜领, 王磊, 万正成, 郑文兰.
污水灌溉土壤及地下水三氮的变化动态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1997, 8(2): 183-188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