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李文哲, 李志威, 王兆印.
推移质输沙对阶梯-深潭系统消能的影响
. 水科学进展,
2017, 28(3): 338-345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7.03.003
|
[2] |
姚仕明, 王洪杨, 毛北平.
长江中游城汉河段推移质输沙率计算公式
. 水科学进展,
2017, 28(3): 329-337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7.03.002
|
[3] |
张磊, 钟德钰, 王光谦, 吴保生.
基于动理学理论的推移质输沙公式
. 水科学进展,
2013, 24(5): 692-698.
|
[4] |
房克照, 邹志利.
应用二阶完全非线性Boussinesq方程模拟破碎波浪
. 水科学进展,
2012, 23(1): 96-103.
doi: CNKI:32.1309.P.20120104.2012.009
|
[5] |
肖 毅, 邵学军, 周建银.
基于尖点突变的河型稳定性判定方法
. 水科学进展,
2012, 23(2): 179-185.
doi: CNKI: 32.1309.P.20120224.2003.014
|
[6] |
陆彦, 陆永军, 李寿千.
渗流边界上推移质输沙率
. 水科学进展,
2011, 22(2): 215-221.
|
[7] |
杨志峰, 于世伟, 陈贺, 佘敦先.
基于栖息地突变分析的春汛期生态需水阈值模型
. 水科学进展,
2010, 21(4): 567-574.
|
[8] |
李祚泳, 郭淳, 汪嘉杨, 李燕.
突变模型势函数的一般表示式及用于富营养化评价
. 水科学进展,
2010, 21(1): 101-106.
|
[9] |
张礼兵, 金菊良, 程吉林, 王硕.
基于非线性测度函数的改进属性识别模型在水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
. 水科学进展,
2008, 19(3): 422-427.
|
[10] |
程永舟, 王永学, 蒋昌波, 陈纯.
浅水非线性波作用下沙纹床面底层流动特性试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7, 18(6): 801-806.
|
[11] |
张扬, 李瑞杰, 郑金海.
波浪的非线性频散关系
. 水科学进展,
2004, 15(4): 448-453.
|
[12] |
王纲胜, 夏军, 朱一中, 牛存稳, 谈戈.
基于非线性系统理论的分布式水文模型
. 水科学进展,
2004, 15(4): 521-525.
|
[13] |
王浩, 秦大庸, 郭孟卓, 王建华.
干旱区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式与计算方法
. 水科学进展,
2004, 15(6): 689-694.
|
[14] |
杨红坡, 谢新宇, 张继发, 曾国熙.
潜水一维非稳态运动的解析理论及应用
. 水科学进展,
2004, 15(1): 82-86.
|
[15] |
陈界仁, 曹淼.
输沙能力模式在坡面非恒定输沙过程中的应用
. 水科学进展,
2003, 14(6): 696-699.
|
[16] |
袁新明, 唐锦春, 毛根海, 吴寿荣.
双时间尺度紊流模型的非线性修正与验证
. 水科学进展,
2002, 13(1): 78-82.
|
[17] |
郭宗楼.
非线性节水高产优化模型
. 水科学进展,
1994, 5(1): 58-63.
|
[18] |
蔡启铭, 杨平.
大气-水体系统中PAR传输模式及湖泊初级生产力
. 水科学进展,
1993, 4(3): 171-178.
|
[19] |
郭俊克, 惠遇甲.
Einstein床沙质输移理论的再研究——关于粗颗粒床沙质输沙率的计算
. 水科学进展,
1992, 3(1): 37-44.
|
[20] |
郭俊克, 惠遇甲.
Einstein床沙质输移理论的再研究——关于细颗粒床沙质输沙率的计算
. 水科学进展,
1991, 2(2): 81-91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