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张文, 王路, 杨克君, 刘兴年, 聂锐华.
堆石矮堰清水冲刷历时发展特性
. 水科学进展,
2022, 33(4): 648-658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2.04.012
|
[2] |
王文娥, 廖伟, 陈土成, 王惠, 胡明宇, 胡笑涛.
堰槽组合设施测流机制试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21, 32(6): 922-932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1.06.011
|
[3] |
董志勇, 余俊鹏, 黄洲.
溢流堰与竖缝组合式鱼道紊流结构试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21, 32(2): 279-285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1.02.013
|
[4] |
管大为, 严以新, 郑金海, Bruce MELVILLE, Lu WANG.
矮堰基础冲刷研究进展
. 水科学进展,
2017, 28(2): 311-318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7.02.017
|
[5] |
杨元平, 曹颖, 杨利, 李浙江.
闸下变动水位的船闸输水水力学计算
. 水科学进展,
2017, 28(1): 76-85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7.01.009
|
[6] |
陈华勇, 柳金峰, 赵万玉.
束流型拦砂坝溢流口及其关键参数确定
. 水科学进展,
2016, 27(5): 743-750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6.05.012
|
[7] |
刘宁.
堰塞湖应急处置实践与认识
. 水科学进展,
2010, 21(4): 541-549.
|
[8] |
朱军政, 于普兵.
钱塘江河口杭州湾风暴潮溢流计算方法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9, 20(2): 269-274.
|
[9] |
吴保生, 尚毅梓, 崔兴华, 陈植元.
渠道自动化控制系统及其运行设计
. 水科学进展,
2008, 19(5): 746-755.
|
[10] |
俞云利, 赖锡军.
二维平面非恒定流数学模型的遥感水位数据同化
. 水科学进展,
2008, 19(2): 224-231.
|
[11] |
王军, 付辉, 伊明昆, 尹运基, 高月霞.
冰塞水位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07, 18(1): 102-107.
|
[12] |
徐贵泉, 陈长太, 张海燕.
苏州河初期雨水调蓄池控制溢流污染影响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6, 17(5): 705-708.
|
[13] |
范杰, 王长德, 管光华, 崔巍.
渠道非恒定流水力学响应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6, 17(1): 55-60.
|
[14] |
江志军, 李德仁, 王伟, 李兰, 易华蓉.
基于GIS的河道贴体网格自动生成算法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4, 15(6): 793-800.
|
[15] |
王志东, 汪德爟.
含闸墩溢流坝三维过坝水流数值模拟
. 水科学进展,
2004, 15(6): 735-738.
|
[16] |
胡志根, 胡建明, 李燕群.
过水土石围堰下游护坡的溢流设计风险率模型
. 水科学进展,
2003, 14(5): 622-625.
|
[17] |
袁普生.
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简介
. 水科学进展,
2001, 12(1): 134-134.
|
[18] |
孙芹芳, 裴哲义.
我国水电厂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建设与运行
. 水科学进展,
2000, 11(4): 447-450.
|
[19] |
马千程, 闾国年, 施毅.
GIS支持下计算格网自动生成技术
. 水科学进展,
1999, 10(1): 37-41.
|
[20] |
何文学, 李茶青.
考虑边界层发展时溢流反弧段动水压强的确定
. 水科学进展,
1996, 7(3): 247-251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