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葛巍, 焦余铁, 李宗坤, 张兆省, 郭新燕.
溃坝风险后果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
. 水科学进展,
2020, 31(1): 143-151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0.01.015
|
[2] |
吕玉香, 胡伟, 杨琰.
岩溶关键带水循环过程研究进展
. 水科学进展,
2019, 30(1): 123-138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9.01.013
|
[3] |
陆垂裕, 李慧, 孙青言, 王浩, 严聆嘉, 张博.
分布式“河道-沉陷区-地下水”水循环耦合模型——Ⅱ:模型应用
. 水科学进展,
2016, 27(3): 366-376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6.03.004
|
[4] |
张建云, 宋晓猛, 王国庆, 贺瑞敏, 王小军.
变化环境下城市水文学的发展与挑战——I.城市水文效应
. 水科学进展,
2014, 25(4): 594-605.
|
[5] |
王浩, 严登华, 贾仰文, 胡东来, 王凌河.
现代水文水资源学科体系及研究前沿和热点问题
. 水科学进展,
2010, 21(4): 479-489.
|
[6] |
贾仰文, 王浩, 周祖昊, 游进军, 甘治国, 仇亚琴, 陆垂裕, 罗翔宇.
海河流域二元水循环模型开发及其应用——Ⅰ.模型开发与验证
. 水科学进展,
2010, 21(1): 1-8.
|
[7] |
贾仰文, 王浩, 甘泓, 游进军, 仇亚琴, 甘治国, 周祖昊, 杨贵羽.
海河流域二元水循环模型开发及其应用——Ⅱ.水资源管理战略研究应用
. 水科学进展,
2010, 21(1): 9-15.
|
[8] |
任国玉, 姜彤, 李维京, 翟盘茂, 罗勇, 马柱国.
气候变化对中国水资源情势影响综合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08, 19(6): 772-779.
|
[9] |
张应华, 仵彦卿.
黑河流域不同水体中δ18O的变化
. 水科学进展,
2007, 18(6): 864-870.
|
[10] |
张应华, 仵彦卿, 温小虎, 苏建平.
环境同位素在水循环研究中的应用
. 水科学进展,
2006, 17(5): 738-747.
|
[11] |
陆桂华, 何海.
全球水循环研究进展
. 水科学进展,
2006, 17(3): 419-424.
|
[12] |
刘昌明.
黄河流域水循环演变若干问题的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4, 15(5): 608-614.
|
[13] |
高前兆, 仵彦卿.
河西内陆河流域的水循环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04, 15(3): 391-396.
|
[14] |
卢小燕, 徐福留, 詹巍, 赵臻彦, 陶澍.
湖泊富营养化模型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
. 水科学进展,
2003, 14(6): 792-798.
|
[15] |
刘苏峡.
世纪之交的水文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1, 12(1): 113-117.
|
[16] |
陈锡林.
江苏资源水利的实践及发展趋势
. 水科学进展,
2000, 11(3): 314-320.
|
[17] |
刘昌明, 孙睿.
水循环的生态学方面:土壤-植被-大气系统水分能量平衡研究进展
. 水科学进展,
1999, 10(3): 251-259.
|
[18] |
齐学斌, 庞鸿宾, 赵辉, 王景雷.
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度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
. 水科学进展,
1999, 10(1): 89-94.
|
[19] |
刘恒, 刘九夫, 唐海行.
澜沧江流域(云南段)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趋势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1998, 9(1): 70-76.
|
[20] |
杨皖苏.
关于水利科学基础学科中若干问题的Delphi调查
. 水科学进展,
1993, 4(4): 316-321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