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周斌.
国家重点研发计划“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”重点专项解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17, 28(3): 472-478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7.03.019
|
[2] |
秦长海, 甘泓, 汪林, 王琳.
海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阈值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13, 24(2): 220-227.
|
[3] |
王云琦, 齐实, 孙阁, Steve G McNulty.
气候与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水资源的影响——以美国北卡罗莱纳州Trent流域为例
. 水科学进展,
2011, 22(1): 51-58.
|
[4] |
贾仰文, 王浩, 甘泓, 游进军, 仇亚琴, 甘治国, 周祖昊, 杨贵羽.
海河流域二元水循环模型开发及其应用——Ⅱ.水资源管理战略研究应用
. 水科学进展,
2010, 21(1): 9-15.
|
[5] |
黄莉新.
江苏省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
. 水科学进展,
2007, 18(6): 879-883.
|
[6] |
来海亮, 汪党献, 吴涤非.
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
. 水科学进展,
2006, 17(1): 95-101.
|
[7] |
李小玉, 肖笃宁.
石羊河流域中下游绿洲土地利用变化与水资源动态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5, 16(5): 643-648.
|
[8] |
宋松柏, 蔡焕杰, 徐良芳.
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3, 14(5): 647-652.
|
[9] |
刘恒, 耿雷华, 陈晓燕.
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
. 水科学进展,
2003, 14(3): 265-270.
|
[10] |
张巧显, 欧阳志云, 王如松, 王效科, 闵庆文, 付国斌, 苗鸿.
中国水安全系统模拟及对策比较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2, 13(5): 569-577.
|
[11] |
李令跃, 甘泓.
试论水资源合理配置和承载能力概念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
. 水科学进展,
2000, 11(3): 307-313.
|
[12] |
傅春, 冯尚友.
水资源持续利用(生态水利)原理的探讨
. 水科学进展,
2000, 11(4): 436-440.
|
[13] |
姜文来.
水资源价值对水利工程经济评价影响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1999, 10(4): 424-428.
|
[14] |
汪党献, 王浩, 尹明万.
水资源水资源价值水资源影子价格
. 水科学进展,
1999, 10(2): 195-200.
|
[15] |
梁述杰.
山西水资源衰减的质疑
. 水科学进展,
1998, 9(4): 408-412.
|
[16] |
刘恒, 刘九夫, 唐海行.
澜沧江流域(云南段)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趋势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1998, 9(1): 70-76.
|
[17] |
冯尚友, 刘国全.
水资源持续利用的框架
. 水科学进展,
1997, 8(4): 301-307.
|
[18] |
陈家琦.
全球变化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
. 水科学进展,
1996, 7(3): 187-192.
|
[19] |
薛松贵, 王益能.
网络方法在流域水资源利用模拟模型研究中的应用
. 水科学进展,
1995, 6(1): 66-70.
|
[20] |
白宪台, 黄云光, 周顺岐, 孙希宾.
灌溉水库水资源综合利用的多目标决策模型
. 水科学进展,
1992, 3(3): 207-214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