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程海峰, 辛沛, 刘杰, 顾峰峰, 王巍, 韩露.
1959—2018年九段沙地貌演化特征及动力机制
. 水科学进展,
2020, 31(4): 491-501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0.04.003
|
[2] |
孟莹莹, 陈茂福, 张书函.
植草沟滞蓄城市道路雨水的试验及模拟
. 水科学进展,
2018, 29(5): 636-644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8.05.004
|
[3] |
吕立群, 王兆印, 崔鹏, 徐梦珍.
沟岸侧蚀对泥石流不稳定动力过程的影响
. 水科学进展,
2018, 29(2): 213-220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8.02.008
|
[4] |
董爽, 李同川, 郭成久, 贾玉华, 金珊.
陕北黄土区流域分水线土壤干层分布
. 水科学进展,
2017, 28(6): 811-819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7.06.002
|
[5] |
李家科, 蒋春博, 张思翀, 李怀恩.
生态滤沟对城市路面径流的净化效果试验及模拟
. 水科学进展,
2016, 27(6): 898-908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6.06.013
|
[6] |
赵春红, 高建恩.
坡面不同侵蚀沟断面特征及水力几何形态
. 水科学进展,
2016, 27(1): 22-30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6.01.003
|
[7] |
张攀, 唐洪武, 姚文艺, 孙维营.
细沟形态演变对坡面水沙过程的影响
. 水科学进展,
2016, 27(4): 535-541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6.04.007
|
[8] |
张晨成, 邵明安, 王云强, 贾小旭.
黄土区切沟对不同植被下土壤水分时空变异的影响
. 水科学进展,
2016, 27(5): 679-686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6.05.005
|
[9] |
胡日军, 吴建政, PING Dong, 马芳, 朱龙海.
海岸沙坝横向迁移研究综述
. 水科学进展,
2016, 27(5): 784-791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6.05.016
|
[10] |
张攀, 姚文艺, 唐洪武, 肖培青.
模拟降雨条件下坡面细沟形态演变与量化方法
. 水科学进展,
2015, 26(1): 51-58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5.01.007
|
[11] |
和继军, 宫辉力, 李小娟, 蔡强国.
细沟形成对坡面产流产沙过程的影响
. 水科学进展,
2014, 25(1): 90-97.
|
[12] |
杨永刚, 肖洪浪, 赵良菊, 邹松兵, 尹振良.
马粪沟流域不同景观带水文过程
. 水科学进展,
2011, 22(5): 624-630.
|
[13] |
季荣耀, 陆永军, 左利钦.
曹妃甸老龙沟潮汐通道拦门沙演变机制
. 水科学进展,
2011, 22(5): 645-652.
|
[14] |
赵伟霞, 张振华, 蔡焕杰, 单志杰.
砂沟滴灌技术参数模型
. 水科学进展,
2009, 20(6): 845-850.
|
[15] |
丁文峰, 李占斌, 丁登山, 庄大昌.
坡面细沟侵蚀产沙时空分布规律试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4, 15(1): 19-23.
|
[16] |
蔡强国, 朱远达, 王石英.
几种土壤的细沟侵蚀过程及其影响因素
. 水科学进展,
2004, 15(1): 12-18.
|
[17] |
王文龙, 雷阿林, 李占斌, 唐克丽.
黄土丘陵区土壤侵蚀链垂直带水沙流空间分布
. 水科学进展,
2004, 15(1): 24-28.
|
[18] |
虎胆·吐马尔白, 木拉提.
沟底膜孔灌水条件下土壤水入渗规律的数值模拟
. 水科学进展,
2002, 13(1): 69-73.
|
[19] |
夏军强, 王光谦, 谈广鸣.
横向槽沟内非均匀流的试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0, 11(2): 119-125.
|
[20] |
陈仲全.
旱作农田沟种植垅覆盖集水试验
. 水科学进展,
1995, 6(3): 243-247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