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吴三保.
江河治理的新视角和新领域——评《江河治理的地学基础》
. 水科学进展,
2017, 28(2): 319-320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7.02.018
|
[2] |
孙万光, 李成振, 姜彪, 刘盈斐.
水库群供调水系统实时调度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16, 27(1): 128-138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6.01.014
|
[3] |
张舒羽, 周维, 史英标.
千岛湖配水工程对钱塘江河口盐水入侵影响
. 水科学进展,
2016, 27(6): 876-882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6.06.010
|
[4] |
李炎隆.
关于水工结构工程专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热点的认识
. 水科学进展,
2015, 26(5): 752-758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5.05.017
|
[5] |
徐国宾, 李大冉, 黄焱, 赵新.
南水北调中线输水工程若干冰力学问题试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10, 21(6): 808-815.
|
[6] |
朱党生, 张建永, 廖文根, 史晓新, 程红光, 李扬.
水工程规划设计关键生态指标体系
. 水科学进展,
2010, 21(4): 560-566.
|
[7] |
刘建昌, 王利民, 张微, 穆从如, 范秀英.
调水项目替代方案的多层次比选技术
. 水科学进展,
2008, 19(6): 800-806.
|
[8] |
徐国宾, 张金良, 练继建.
黄河调水调沙对下游河道的影响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05, 16(4): 518-523.
|
[9] |
肖志娟, 解建仓, 孔珂, 李亮.
应急调水效益补偿的博弈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05, 16(6): 817-821.
|
[10] |
李云成, 刘昌明, 尹明万.
调水工程水价模式分析研究——以“引大济湟”工程为例
. 水科学进展,
2005, 16(3): 412-417.
|
[11] |
熊立华, 郭生练, 王才君.
国外区域洪水频率分析方法研究进展
. 水科学进展,
2004, 15(2): 261-267.
|
[12] |
杨彦明, 董锁成.
跨地区调水对水成本的影响分析:一个类比
. 水科学进展,
2003, 14(6): 774-780.
|
[13] |
刘国纬.
评《中国暴雨》
. 水科学进展,
2003, 14(2): 254-254.
|
[14] |
陈晓燕, 陆桂华, 秦福兴, 刘爱兰.
国外节水研究进展
. 水科学进展,
2002, 13(4): 526-532.
|
[15] |
李蝶娟, 张世法, 竺士林, 武桂梅, 雷太荣.
太原市供水风险和外区调水水价预测
. 水科学进展,
2000, 11(1): 43-48.
|
[16] |
彭胜, 陈家军, 王金生, 王志明, 李书绅.
包气带水气二相流国外研究综述
. 水科学进展,
2000, 11(3): 333-338.
|
[17] |
朱承中.
试评科普读物《中国南水北调》
. 水科学进展,
2000, 11(2): 227-228.
|
[18] |
韩亦方.
评《中国南水北调》
. 水科学进展,
2000, 11(1): 112-112.
|
[19] |
邹进上.
评《水文循环的大气过程》
. 水科学进展,
1997, 8(4): 395-396.
|
[20] |
赵建华, 陈吉余.
国外河口表面锋机制研究概述
. 水科学进展,
1996, 7(2): 174-179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