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左利钦, 陆永军, 朱昊.
波流边界层水沙运动数值模拟——I:水动力模拟
. 水科学进展,
2019, 30(4): 556-567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9.04.011
|
[2] |
李寿千, 陆永军, 左利钦, 黄伟昊, 陆彦.
波浪及波流边界层泥沙起动规律
. 水科学进展,
2014, 25(1): 106-114.
|
[3] |
李寿千, 陆永军, 左利钦, 黄伟昊, 陆彦.
单向流边界层泥沙起动规律
. 水科学进展,
2013, 24(6): 821-829.
|
[4] |
刘安富, 杨 敏, 李会平, 董天松.
宽尾墩消力池透水底板脉动压力试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12, 23(2): 243-248.
doi: CNKI: 32.1309.P.20120224.2002.004
|
[5] |
孙一, 赵小娥, 王协康.
弯道水流对下游回水响应特征试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10, 21(5): 600-605.
|
[6] |
鲁俊, 王玲玲.
几种紊流模型在底坎紊流分离流计算中的对比
. 水科学进展,
2009, 20(2): 255-260.
|
[7] |
陈丽萍, 蒋军成, 韩冬梅.
丁坝浑水水流环境下污染物三维数学模型
. 水科学进展,
2009, 20(3): 366-372.
|
[8] |
M. ASIM, 王龙, 李丹勋, 王兴奎.
浅水流动阻力特性的试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8, 19(3): 378-382.
|
[9] |
王家生, 陈立, 刘林, 黄荣敏.
粘性泥沙分层运动特征的试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8, 19(1): 13-18.
|
[10] |
韩志勇, 郑西来, 陈继红, 杨洮.
粉细砂水敏性试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8, 19(5): 630-634.
|
[11] |
假冬冬, 王博, 周刚, 邵学军.
边墩纵向宽度对回流长度的影响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8, 19(6): 814-820.
|
[12] |
陈稚聪, 黑鹏飞, 丁翔.
丁坝回流分区机理及回流尺度流量试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8, 19(5): 613-617.
|
[13] |
范丽丽, 沙海飞, 吴时强, 周辉, 陈惠玲.
水库深孔挑射出流对复氧的试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6, 17(2): 176-180.
|
[14] |
周家俞, 陈立, 叶小云, 吴门伍, 黄荣敏.
泥沙影响流速分布规律的试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5, 16(4): 506-510.
|
[15] |
郑继勇, 王丽梅, 邵明安.
应用亮兰染色剂指示溶质迁移边界层的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4, 15(1): 100-104.
|
[16] |
刘焕芳, 苏萍, 李强.
深筒式消力井水力特性试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2, 13(5): 639-642.
|
[17] |
詹美礼, 胡云进, 速宝玉.
裂隙概化模型的非饱和渗流试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2, 13(2): 172-178.
|
[18] |
刘焕芳, 文辉, 李强.
圆柱绕流无沙区试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1998, 9(2): 159-163.
|
[19] |
何文学, 李茶青.
考虑边界层发展时溢流反弧段动水压强的确定
. 水科学进展,
1996, 7(3): 247-251.
|
[20] |
应强, 孔祥柏.
非等长淹没丁坝群局部水头损失的计算
. 水科学进展,
1994, 5(3): 214-220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