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尚文绣, 彭少明, 王煜, 方洪斌, 武见, 许明一.
缺水流域用水竞争与协作关系——以黄河流域为例
. 水科学进展,
2020, 31(6): 897-907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0.06.009
|
[2] |
王煜, 尚文绣, 彭少明.
基于水库群预报调度的黄河流域干旱应对系统
. 水科学进展,
2019, 30(2): 175-185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9.02.003
|
[3] |
王煜, 彭少明, 郑小康.
黄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优化及综合调度的关键科学问题
. 水科学进展,
2018, 29(5): 614-624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8.05.002
|
[4] |
彭少明, 郑小康, 王煜, 蒋桂芹.
黄河流域水资源-能源-粮食的协同优化
. 水科学进展,
2017, 28(5): 681-690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7.05.005
|
[5] |
李夫星, 陈东, 汤秋鸿.
黄河流域水文气象要素变化及与东亚夏季风的关系
. 水科学进展,
2015, 26(4): 481-490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5.04.004
|
[6] |
曾燕, 邱新法, 刘昌明.
黄河流域蒸散量分布式模拟
. 水科学进展,
2014, 25(5): 632-640.
|
[7] |
姚文艺, 冉大川, 陈江南.
黄河流域近期水沙变化及其趋势预测
. 水科学进展,
2013, 24(5): 607-616.
|
[8] |
李进, 李栋梁, 张杰.
黄河流域夏季有效降水转化率
. 水科学进展,
2012, 23(3): 346-354.
doi: CNKI: 32.1309.P.20120501.1618.016
|
[9] |
林声盼, 荆长伟, MOORE Nathan, 吴嘉平.
数字高程模型分辨率对流域地形特征参数的影响
. 水科学进展,
2012, 23(4): 457-463.
doi: CNKI:32.1309.P.20120614.2158.004
|
[10] |
诸葛小勇, 郁凡.
利用FY-2C双光谱图像反演白天像素级逐时雨强
. 水科学进展,
2009, 20(5): 607-613.
|
[11] |
于瑞宏, 许有鹏, 刘廷玺, 李畅游.
应用多光谱遥感信息反演干旱区浅水湖泊水深
. 水科学进展,
2009, 20(1): 111-117.
|
[12] |
徐美, 李纪人, 黄诗峰, 李小涛, 孟凡光.
水沙环境改变下的黄河口变化遥感监测与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08, 19(1): 8-12.
|
[13] |
孟宪红, 吕世华, 张宇, 张堂堂.
基于MODIS数据的金塔绿洲上空大气水汽含量反演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7, 18(2): 264-269.
|
[14] |
吴泽宁, 左其亭, 丁大发, 崔萌, 曹茜, 邢端生.
黄河流域水资源调控方案评价与优选模型
. 水科学进展,
2005, 16(5): 735-740.
|
[15] |
潘志强, 刘高焕, 周成虎.
基于遥感的黄河三角洲农作物需水时空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05, 16(1): 62-68.
|
[16] |
刘昌明.
黄河流域水循环演变若干问题的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4, 15(5): 608-614.
|
[17] |
王中根, 郑红星, 刘昌明, 赵为民.
基于GIS/RS的流域水文过程分布式模拟——Ⅰ模型的原理与结构
. 水科学进展,
2004, 15(4): 501-505.
|
[18] |
郑红星, 王中根, 刘昌明, 赵为民.
基于GIS/RS的流域水文过程分布式模拟——Ⅱ模型的校检与应用
. 水科学进展,
2004, 15(4): 506-510.
|
[19] |
刘昌明, 夏军, 郭生练, 郑红星, 王中根, 吴险峰, 郝芳华.
黄河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初步研究与进展
. 水科学进展,
2004, 15(4): 495-500.
|
[20] |
傅国斌, 刘昌明.
遥感技术在水文学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
. 水科学进展,
2001, 12(4): 547-559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