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董飞, 刘晓波, 彭文启, 吴文强.
地表水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回顾与展望
. 水科学进展,
2014, 25(3): 451-463.
|
[2] |
朱德军, 陈永灿, 王智勇, 刘昭伟.
复杂河网水动力数值模型
. 水科学进展,
2011, 22(2): 203-207.
|
[3] |
刘玉年, 施勇, 程绪水, 栾震宇.
淮河中游水量水质联合调度模型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9, 20(2): 177-183.
|
[4] |
韩龙喜, 陈丽娜.
可降解的地表水污染物随机游走改进模式
. 水科学进展,
2009, 20(5): 689-694.
|
[5] |
刘晓东, 姚琪, 薛红琴, 褚克坚, 胡进.
环境水力学反问题研究进展
. 水科学进展,
2009, 20(6): 885-893.
|
[6] |
王庆改, 赵晓宏, 吴文军, 杨木水, 马强, 刘坤.
汉江中下游突发性水污染事故污染物运移扩散模型
. 水科学进展,
2008, 19(4): 500-504.
|
[7] |
汪守东, 沈永明, 姜恒志.
基于未确知信息的环状河网水质数学模型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7, 18(6): 871-878.
|
[8] |
罗定贵, 王学军, 孙莉宁.
水质模型研究进展与流域管理模型WARMF评述
. 水科学进展,
2005, 16(2): 289-294.
|
[9] |
石剑荣.
水体扩散衍生公式在环境风险评价中的应用
. 水科学进展,
2005, 16(1): 92-102.
|
[10] |
李永军, 陈余道, 孙涛.
地理信息模型方法初探河流环境容量——以漓江桂林市区段为例
. 水科学进展,
2005, 16(2): 280-283.
|
[11] |
徐一剑, 曾思育, 张天柱.
基于不确定性分析框架的动态环状河网水质模型——以温州市温瑞塘河为例
. 水科学进展,
2005, 16(4): 574-580.
|
[12] |
朱军政, 韩曾萃, 潘存鸿.
曹娥江绍兴排污工程水环境模拟
. 水科学进展,
2004, 15(3): 318-323.
|
[13] |
申玮, 郭宗楼, 刘国华.
直接搜索-模拟退火法在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中的应用
. 水科学进展,
2004, 15(4): 445-447.
|
[14] |
徐贵泉, 褚君达, 吴祖扬, 陈庆江.
感潮河网水环境容量影响因素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0, 11(4): 375-380.
|
[15] |
黄国如, 芮孝芳.
官厅水库水质模型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1999, 10(1): 20-24.
|
[16] |
李兰.
水环境逆边界逆动态混合控制精确算法
. 水科学进展,
1999, 10(1): 7-13.
|
[17] |
金忠青, 韩龙喜.
一种新的平原河网水质模型——组合单元水质模型
. 水科学进展,
1998, 9(1): 35-40.
|
[18] |
何秉宇.
干旱地区河流动态水质模型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1997, 8(1): 38-43.
|
[19] |
郑孝宇, 褚君达, 朱维斌.
河网非稳态水环境容量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1997, 8(1): 25-31.
|
[20] |
申献辰.
河流水质预测中的模型选择和源强估算
. 水科学进展,
1995, 6(1): 45-52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