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张超, 胡志根.
高拱坝施工初-中期导流风险模型及应用
. 水科学进展,
2019, 30(1): 102-111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9.01.011
|
[2] |
果鹏, 夏军强, 陈倩, 李娜.
基于力学过程的蓄滞洪区洪水风险评估模型及应用
. 水科学进展,
2017, 28(6): 858-867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7.06.007
|
[3] |
刘文琨, 裴源生, 赵勇, 肖伟华.
区域气象干旱评估分析模式
. 水科学进展,
2014, 25(3): 318-326.
|
[4] |
宋晓猛, 孔凡哲, 占车生, 韩继伟.
基于统计理论方法的水文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12, 23(5): 642-649.
doi: CNKI: 32.1309.P.20120614.2158.003
|
[5] |
陆桂华, 闫桂霞, 吴志勇, 康燕霞.
基于copula函数的区域干旱分析方法
. 水科学进展,
2010, 21(2): 188-193.
|
[6] |
赖锡军, 姜加虎, 黄群.
应用最优控制理论自动率定二维浅水方程的糙率参数
. 水科学进展,
2008, 19(3): 383-388.
|
[7] |
张建云, 杨扬, 陆桂华, 周国良, 戚建国, 王琳.
遥感定量监测地表干旱特征的方法研究和应用试验
. 水科学进展,
2005, 16(4): 541-545.
|
[8] |
司建华, 冯起, 张小由, 张艳武, 苏永红.
植物蒸散耗水量测定方法研究进展
. 水科学进展,
2005, 16(3): 450-459.
|
[9] |
汤秋鸿, 田富强, 胡和平.
干旱区平原绿洲散耗型水文模型——Ⅱ模型应用
. 水科学进展,
2004, 15(2): 146-150.
|
[10] |
王晓红, 乔云峰, 沈荣开, 尹正杰, 胡铁松.
灌区干旱风险评估模型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4, 15(1): 77-81.
|
[11] |
郑红星, 刘昌明, 丰华丽.
生态需水的理论内涵探讨
. 水科学进展,
2004, 15(5): 626-633.
|
[12] |
潘峰, 梁川, 王志良, 付强.
模糊物元模型在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
. 水科学进展,
2003, 14(3): 271-275.
|
[13] |
陈亚新, 徐英, 史海滨, 魏占民.
条件模拟原理和技术进展及在水资源系统中的应用
. 水科学进展,
2002, 13(2): 246-252.
|
[14] |
姚治君, 王建华, 江东, 陈传友.
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进展及其理论探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02, 13(1): 111-115.
|
[15] |
尹魁浩, 阮娅, 李金龙, 袁弘任, 翁立达, 刘宝章.
水库水体生态系统数值模拟模型及其应用──以丹江口水库为例
. 水科学进展,
2001, 12(2): 165-171.
|
[16] |
顾颖, 刘培.
应用模拟技术进行区域干旱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1998, 9(3): 269-274.
|
[17] |
芮孝芳, 姜广斌.
洪水演算理论与计算方法的若干进展与评论
. 水科学进展,
1998, 9(4): 389-395.
|
[18] |
宋克强, 李福绥, 顾颖, 王兴祥, 林泽新.
水网区区域水位模型及其应用
. 水科学进展,
1995, 6(3): 205-210.
|
[19] |
许有鹏, 陈钦峦, 朱静玉.
遥感信息在水文动态模拟中的应用
. 水科学进展,
1995, 6(2): 156-161.
|
[20] |
宋慧珠, 张世法.
区域干旱统计特征初步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1994, 5(1): 18-25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