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陈磊, 周雪辉, 余宇, 郭晨茜, 张潇月, 沈珍瑶.
城镇建成区内涝和非点源污染联合风险评价方法
. 水科学进展,
2023, 34(1): 76-87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3.01.008
|
[2] |
邓捷铭, 贾绍凤.
区域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
. 水科学进展,
2022, 33(1): 48-56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2.01.005
|
[3] |
刘庄, 晁建颖, 张丽, 解宇锋, 庄巍, 何斐.
中国非点源污染负荷计算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
. 水科学进展,
2015, 26(3): 432-442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5.03.014
|
[4] |
宋策, 周孝德, 唐旺.
水库对河流水温影响的评价指标
. 水科学进展,
2012, 23(3): 419-426.
doi: CNKI: 32.1309.P.20120501.1617.004
|
[5] |
李家科, 李怀恩, 沈冰, 秦耀民, 董雯.
渭河干流典型断面非点源污染监测与负荷估算
. 水科学进展,
2011, 22(6): 818-828.
|
[6] |
雷波, 刘钰, 许迪, 姜文来.
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用评价研究进展
. 水科学进展,
2009, 20(5): 732-738.
|
[7] |
李强坤, 李怀恩, 胡亚伟, 孙娟.
黄河干流潼关断面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
. 水科学进展,
2008, 19(4): 460-466.
|
[8] |
黄莉新.
江苏省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
. 水科学进展,
2007, 18(6): 879-883.
|
[9] |
高龙华, 张文海.
非点源污染空间连续分布模型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7, 18(3): 439-443.
|
[10] |
薛金凤, 夏军, 梁涛, 张秀梅.
颗粒态氮磷负荷模型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5, 16(3): 334-337.
|
[11] |
郑一, 王学军.
非点源污染研究的进展与展望
. 水科学进展,
2002, 13(1): 105-110.
|
[12] |
薛金凤, 夏军, 马彦涛.
非点源污染预测模型研究进展
. 水科学进展,
2002, 13(5): 649-656.
|
[13] |
张建云.
非点源污染模型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2, 13(5): 547-551.
|
[14] |
万洪涛, 周成虎, 万庆, 刘舒.
地理信息系统与水文模型集成研究述评
. 水科学进展,
2001, 12(4): 560-568.
|
[15] |
宋立松, 虞开森.
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水文资料整编系统设计
. 水科学进展,
2001, 12(4): 541-546.
|
[16] |
I. A. 谢克洛莫罗夫.
世界水资源和用水:当代评价和未来展望
. 水科学进展,
1999, 10(3): 219-234.
|
[17] |
姜文来.
水资源价值对水利工程经济评价影响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1999, 10(4): 424-428.
|
[18] |
冯尚友, 梅亚东.
水资源持续利用系统规划
. 水科学进展,
1998, 9(1): 1-6.
|
[19] |
魏文秋, 于建营.
地理信息系统在水文学和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
. 水科学进展,
1997, 8(3): 296-300.
|
[20] |
张建云, A. Dowley, M. Bruen.
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在水文水资源中的应用
. 水科学进展,
1995, 6(4): 290-296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