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付辉, 杨开林, 郭永鑫, 王涛, 郭新蕾.
南水北调典型倒虹吸防冰塞安全运行试验
. 水科学进展,
2013, 24(5): 736-740.
|
[2] |
刘国纬.
徐徐清泉 翠竹幽兰——纪念著名水利专家徐乾清院士
. 水科学进展,
2011, 22(1): 147-150.
|
[3] |
康玲, 何小聪.
南水北调中线降水丰枯遭遇风险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11, 22(1): 44-50.
|
[4] |
李建云, 王汉杰.
南水北调大面积农业灌溉的区域气候效应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9, 20(3): 343-349.
|
[5] |
张胜利, 李靖, 韩创举, 王德连.
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林生态系统对水质的影响——以秦岭南坡中山地带火地塘林区为例
. 水科学进展,
2006, 17(4): 559-565.
|
[6] |
李云成, 刘昌明, 尹明万.
调水工程水价模式分析研究——以“引大济湟”工程为例
. 水科学进展,
2005, 16(3): 412-417.
|
[7] |
王慧敏, 胡震云.
南水北调供应链运营管理的若干问题探讨
. 水科学进展,
2005, 16(6): 864-869.
|
[8] |
方红远, 王银堂.
边际成本分析在水资源开发利用决策中的应用
. 水科学进展,
2004, 15(2): 243-248.
|
[9] |
杨彦明, 董锁成.
跨地区调水对水成本的影响分析:一个类比
. 水科学进展,
2003, 14(6): 774-780.
|
[10] |
余明辉, 范北林, 余蔚卿.
穿黄隧洞束窄河道对河段水沙特性的影响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03, 14(5): 583-587.
|
[11] |
余强, 赵云章, 苗晋祥, 张国建.
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地下水库的基本特征与调控管理
. 水科学进展,
2003, 14(2): 209-212.
|
[12] |
沈福新, 耿雷华, 秦福兴, 徐澎波.
黄淮海流域及南水北调中线东线受水区工业节水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02, 13(6): 768-774.
|
[13] |
王银堂, 胡四一, 周全林, 文丹, 王方清, 吴泽宇.
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量优化调度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1, 12(1): 72-80.
|
[14] |
朱承中.
试评科普读物《中国南水北调》
. 水科学进展,
2000, 11(2): 227-228.
|
[15] |
胡四一.
《中国南水北调》评介
. 水科学进展,
2000, 11(1): 111-111.
|
[16] |
韩亦方.
评《中国南水北调》
. 水科学进展,
2000, 11(1): 112-112.
|
[17] |
李蝶娟, 张世法, 竺士林, 武桂梅, 雷太荣.
太原市供水风险和外区调水水价预测
. 水科学进展,
2000, 11(1): 43-48.
|
[18] |
刘国纬.
关于中国南水北调的思考
. 水科学进展,
2000, 11(3): 345-350.
|
[19] |
陈西庆, 陈吉余.
南水北调对长江口粗颗粒悬沙来量的影响
. 水科学进展,
1997, 8(3): 259-263.
|
[20] |
张建云, 陈洁云.
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优化调度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1995, 6(3): 198-204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