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董增川, 倪效宽, 陈牧风, 姚弘祎.
流域水资源调度多目标时变偏好决策方法及应用
. 水科学进展,
2021, 32(3): 376-386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1.03.006
|
[2] |
宋晓猛, 张建云, 贺瑞敏, 邹贤菊, 张春桦.
北京城市洪涝问题与成因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19, 30(2): 153-165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9.02.001
|
[3] |
刘宁.
区域水资源水环境保护治理的符点目标推定
. 水科学进展,
2006, 17(6): 859-864.
|
[4] |
左其亭, 马军霞, 高传昌.
城市水环境承载能力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5, 16(1): 103-108.
|
[5] |
刘丙军, 邵东国.
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资产负债分析方法
. 水科学进展,
2005, 16(2): 250-254.
|
[6] |
肖芳, 刘静玲, 杨志峰.
城市湖泊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——以北京市六海为例
. 水科学进展,
2004, 15(6): 781-786.
|
[7] |
贾绍凤, 周长青, 燕华云, 周宏飞, 汤奇成, 张捷斌.
西北地区水资源可利用量与承载能力估算
. 水科学进展,
2004, 15(6): 801-807.
|
[8] |
龙瀛, 贾海峰, 程声通.
Geodatabase与城市排水系统规划集成的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4, 15(4): 436-440.
|
[9] |
王顺久, 侯玉, 丁晶, 张欣莉.
交互式多目标决策新方法及其在水资源系统规划中的应用
. 水科学进展,
2003, 14(4): 476-479.
|
[10] |
张雪花, 郭怀成, 张宝安.
系统动力学-多目标规划整合模型在秦皇岛市水资源规划中的应用
. 水科学进展,
2002, 13(3): 351-357.
|
[11] |
何惠.
关于西北开发中的几个水资源问题
. 水科学进展,
2002, 13(4): 492-495.
|
[12] |
李令跃, 甘泓.
试论水资源合理配置和承载能力概念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
. 水科学进展,
2000, 11(3): 307-313.
|
[13] |
刘健民.
水资源规划与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发展和应用
. 水科学进展,
1995, 6(3): 255-260.
|
[14] |
蔡喜明, 翁文斌, 史慧斌.
基于宏观经济的区域水资源多目标集成系统
. 水科学进展,
1995, 6(2): 139-144.
|
[15] |
谢新民, 陈守煜, 王本德, 周之豪, 陈崇仁.
水电站水库群模糊优化调度模型与目标协调-模糊规划法
. 水科学进展,
1995, 6(3): 189-197.
|
[16] |
叶秉如, 方道南.
大型多目标线性规划解法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1995, 6(4): 270-277.
|
[17] |
朱文彬, 樊国瑞.
石家庄地区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协调模型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1994, 5(4): 293-902.
|
[18] |
陈守煜, 邱林.
水资源系统管理的广义保证率与多目标模糊优化
. 水科学进展,
1993, 4(3): 215-220.
|
[19] |
白宪台, 黄云光, 周顺岐, 孙希宾.
灌溉水库水资源综合利用的多目标决策模型
. 水科学进展,
1992, 3(3): 207-214.
|
[20] |
陈守煜.
水资源多目标多阶段模糊优选理论与技术
. 水科学进展,
1990, 1(1): 33-43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