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邓捷铭, 贾绍凤.
区域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
. 水科学进展,
2022, 33(1): 48-56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2.01.005
|
[2] |
宋健峰, 王玉宝, 吴普特.
灌溉用水反弹效应研究综述
. 水科学进展,
2017, 28(3): 452-461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7.03.017
|
[3] |
宋策, 周孝德, 唐旺.
水库对河流水温影响的评价指标
. 水科学进展,
2012, 23(3): 419-426.
doi: CNKI: 32.1309.P.20120501.1617.004
|
[4] |
崔远来, 谭芳, 郑传举.
不同环节灌溉用水效率及节水潜力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10, 21(6): 788-794.
|
[5] |
铁永波, 唐川.
冰湖溃决评价体系研究进展
. 水科学进展,
2009, 20(3): 448-452.
|
[6] |
张光辉, 费宇红, 严明疆, 刘中培, 王金哲.
灌溉农田节水增产对地下水开采量影响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9, 20(3): 350-355.
|
[7] |
周林飞, 许士国, 孙万光.
基于压力-状态-响应模型的扎龙湿地健康水循环评价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8, 19(2): 205-213.
|
[8] |
肖新, 赵言文, 胡锋, 施国庆.
节水稻基农田作物轮作与灌溉模式需水规律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8, 19(4): 567-573.
|
[9] |
贺瑞敏, 张建云, 王国庆, 宋兰兰.
基于集对分析的广义水环境承载能力评价
. 水科学进展,
2007, 18(5): 730-735.
|
[10] |
来海亮, 汪党献, 吴涤非.
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
. 水科学进展,
2006, 17(1): 95-101.
|
[11] |
赵彦伟, 杨志峰.
城市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初探
. 水科学进展,
2005, 16(3): 349-355.
|
[12] |
何大明, 冯彦, 陈丽晖, 甘淑, 苟俊华.
跨境水资源的分配模式、原则和指标体系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5, 16(2): 255-262.
|
[13] |
郑德凤, 王本德, 年廷凯.
地下水库调蓄能力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模糊集方法
. 水科学进展,
2005, 16(5): 720-725.
|
[14] |
夏继红, 严忠民, 蒋传丰.
河岸带生态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5, 16(3): 345-348.
|
[15] |
宋松柏, 蔡焕杰, 徐良芳.
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3, 14(5): 647-652.
|
[16] |
陈晓燕, 陆桂华, 秦福兴, 刘爱兰.
国外节水研究进展
. 水科学进展,
2002, 13(4): 526-532.
|
[17] |
王景雷, 吴景社, 齐学斌, 杨保中, 赵辉, 樊向阳.
节水灌溉评价研究进展
. 水科学进展,
2002, 13(4): 521-525.
|
[18] |
史文娟, 康绍忠.
控制性作物根系分区供水的节水机理及研究进展
. 水科学进展,
2001, 12(2): 270-275.
|
[19] |
左东启, 戴树声, 袁汝华, 李鸿业, 芮孝芳.
水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1996, 7(4): 367-374.
|
[20] |
郭宗楼.
非线性节水高产优化模型
. 水科学进展,
1994, 5(1): 58-63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