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刘明潇, MicheleGuala, 孙东坡.
基于水下摄影的床面泥沙运动特性试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21, 32(3): 449-457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1.03.013
|
[2] |
王乐, AlanJ S Cuthbertson, 张尚弘, 王永强.
非恒定流驱动下床面形态变化特征
. 水科学进展,
2021, 32(5): 751-758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1.05.010
|
[3] |
赵汗青, 唐洪武, 闫静, 戴会超, 刘志武.
淹没植物明渠床面冲淤及其对水流运动的影响
. 水科学进展,
2021, 32(2): 250-258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1.02.010
|
[4] |
左利钦, 陆永军, 朱昊.
波流边界层水沙运动数值模拟——Ⅲ.底部高含沙层模拟
. 水科学进展,
2019, 30(6): 810-822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9.06.005
|
[5] |
左利钦, 陆永军, 朱昊.
波流边界层水沙运动数值模拟——I:水动力模拟
. 水科学进展,
2019, 30(4): 556-567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9.04.011
|
[6] |
薛万云, 吴时强, 吴修锋, 戴江玉, 杨倩倩, 王芳芳.
刚性植被区域床面泥沙起动特性
. 水科学进展,
2017, 28(6): 849-857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7.06.006
|
[7] |
张攀, 姚文艺, 唐洪武, 肖培青.
模拟降雨条件下坡面细沟形态演变与量化方法
. 水科学进展,
2015, 26(1): 51-58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5.01.007
|
[8] |
陈孝兵, 赵坚, 李英玉, 陈力.
床面形态驱动下潜流交换试验
. 水科学进展,
2014, 25(6): 835-841.
|
[9] |
李寿千, 陆永军, 左利钦, 黄伟昊, 陆彦.
波浪及波流边界层泥沙起动规律
. 水科学进展,
2014, 25(1): 106-114.
|
[10] |
程永舟, 潘昀, 蒋昌波, 李青峰.
破碎波作用下沙质海床床面形态变化试验
. 水科学进展,
2014, 25(2): 253-259.
|
[11] |
李寿千, 陆永军, 左利钦, 黄伟昊, 陆彦.
单向流边界层泥沙起动规律
. 水科学进展,
2013, 24(6): 821-829.
|
[12] |
张原锋, 申冠卿, Verbanck M A.
黄河下游床面形态判别方法探讨
. 水科学进展,
2012, 23(1): 46-52.
doi: CNKI:32.1309.P.20111125.1635.006
|
[13] |
钟亮, 许光祥.
床面粗糙形态的二元分形插值模拟
. 水科学进展,
2011, 22(5): 662-667.
|
[14] |
高增文, 郑西来, 赵全升.
扩散边界层对沉积物盐分释放的阻滞影响
. 水科学进展,
2010, 21(2): 255-260.
|
[15] |
郑继勇, 王丽梅, 邵明安.
应用亮兰染色剂指示溶质迁移边界层的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4, 15(1): 100-104.
|
[16] |
刘青泉, 周济福, 舒安平.
床面附近泥沙运动的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03, 14(5): 569-575.
|
[17] |
何文学, 李茶青.
考虑边界层发展时溢流反弧段动水压强的确定
. 水科学进展,
1996, 7(3): 247-251.
|
[18] |
王士强.
冲积床面阻力关系分析比较
. 水科学进展,
1993, 4(2): 113-119.
|
[19] |
程年生, 朱立俊.
床面附近泥沙交换率在悬移质输沙计算中的应用
. 水科学进展,
1993, 4(4): 274-280.
|
[20] |
王晋军, 董曾南.
过渡粗糙平板紊流边界层统计特性试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1991, 2(2): 73-80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