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.
《水科学进展》 第四届编委会第二次会议在南京召开
. 水科学进展,
2022, 33(3): 518-518.
|
[2] |
王永强, 胡春宏, 张鹏, 杨胜发, 胡江, 李文杰.
三峡库区黄花城河段环流结构与涡尺度特征初探
. 水科学进展,
2022, 33(2): 253-263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2.02.009
|
[3] |
王忠静, 郑志磊, 徐国印, 蒋光昱.
基于线性二次型的多级联输水渠道最优控制
. 水科学进展,
2018, 29(3): 383-389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8.03.010
|
[4] |
陈子燊, 高时友, 李鸿皓.
基于二次重现期的城市两级排涝标准衔接的设计暴雨
. 水科学进展,
2017, 28(3): 382-389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7.03.008
|
[5] |
陈文龙, 宋利祥, 邢领航, 张文明, 周建中.
一维-二维耦合的防洪保护区洪水演进数学模型
. 水科学进展,
2014, 25(6): 848-855.
|
[6] |
张防修, 韩龙喜, 王明, 黄瑞.
主槽一维和滩地二维侧向耦合洪水演进模型
. 水科学进展,
2014, 25(4): 560-566.
|
[7] |
王智勇, 陈永灿, 朱德军, 刘昭伟.
一维-二维耦合的河湖系统整体水动力模型
. 水科学进展,
2011, 22(4): 516-522.
|
[8] |
胡旭跃, 张青松, 马利军.
过渡段对连续弯道水流影响的数值模拟
. 水科学进展,
2011, 22(6): 851-858.
|
[9] |
孟玉川, 刘国东.
长江流域降水稳定同位素的云下二次蒸发效应
. 水科学进展,
2010, 21(3): 327-334.
|
[10] |
周刚, 王虹, 邵学军, 假冬冬, 胡德超.
河型转化机理及其数值模拟——Ⅰ.模型建立
. 水科学进展,
2010, 21(2): 145-152.
|
[11] |
茅泽育, 许昕, 王爱民, 赵雪峰, 肖汉.
基于适体坐标变换的二维河冰模型
. 水科学进展,
2008, 19(2): 214-223.
|
[12] |
俞云利, 赖锡军.
二维平面非恒定流数学模型的遥感水位数据同化
. 水科学进展,
2008, 19(2): 224-231.
|
[13] |
冯小香, 张小峰, 崔占峰.
垂向二维非恒定流及悬浮物分布模型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6, 17(4): 518-524.
|
[14] |
唐学林, 钱忠东, 吴玉林.
二阶双系数动态亚格子应力模型
. 水科学进展,
2004, 15(1): 50-55.
|
[15] |
饶群, 芮孝芳, 徐炎华, 张宇锋, 张雪英.
水体叶绿素二维生态动力学模型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3, 14(6): 710-713.
|
[16] |
赵棣华, 戚晨, 庾维德, 徐葆华, 裴中平.
平面二维水流-水质有限体积法及黎曼近似解模型
. 水科学进展,
2000, 11(4): 368-374.
|
[17] |
江春波, 杜丽惠.
二维扩散输移问题的一种新的有限体积算法
. 水科学进展,
2000, 11(4): 351-356.
|
[18] |
陆永军, 袁美琦.
潮汐河口二维动床紊流模型
. 水科学进展,
1998, 9(2): 151-158.
|
[19] |
黄金池, 万兆惠.
多沙河流平面二维泥沙数学模型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1997, 8(3): 253-258.
|
[20] |
谭维炎, 胡四一.
二维浅水明流的一种二阶高性能算法
. 水科学进展,
1992, 3(2): 89-95.
|